心电图详情-心电图-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心电图 >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作者
郭远林;李建军;王玉山;杨跃进
正文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一)定义

缺血部位的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其体表心电图呈现T波形态及振幅方向的改变,即T波高而尖耸、双肢对称性直立或倒置(图8-1A),称为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图8-1 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急诊时;B.溶栓后;C.出院时

(二)机制

缺血心肌复极迟于正常心肌,T波向量自缺血区心肌指向非缺血区正常心肌。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向量指向心外膜电极,因而T波向上直立,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电极,所以T波向下倒置。

(三)心电图表现及诊断要点

1.T波顶端呈尖耸箭头状

2.T波升肢与降肢对称

3.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

(四)主要鉴别诊断

1.肥厚心肌病:

亦存在T波双肢对称与倒置,貌似“冠状T”,但为固定性倒置,即缺乏由直立变倒置的动态过程。

2.急性肺栓塞:

亦可出现T波形态变尖、倒置,但双肢不对称,多局限于右心胸前导联,常伴电轴右偏、SQT、右束支阻滞、右室肥厚等右心负荷过重表现。

3.高钾血症:

T波异常升高、尖耸,但不变为倒置,多伴不同程度的QRS增宽、P波减低等(见“电解质紊乱”章节)。

上一篇:心肌梗死 下一篇: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