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详情-心电图-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心电图 >  单分支室内阻滞
单分支室内阻滞
作者
魏经汉;陶晓娟;方丕华
正文

单分支室内阻滞

(一)定义

孤立存在的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及中间隔阻滞称为单分支阻滞。

(二)机制

左束支发出两个分支,左前分支位于前上方,激动左室前壁和侧壁;左后分支位于后下方,激动左室下壁和后壁。正常情况下左右束支协同激动心室,当其中一个分支传导延缓或阻滞时,心脏的兴奋就先激动健侧分支,然后再传至阻滞侧,导致发生分支阻滞。(图6-1)

图6-1 从心尖向心底方向观察左心室的模式图

(三)分型

1.左前分支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时,激动沿左后分支下传,先激动左室后下壁,然后通过普肯耶纤维网吻合支,逐渐扩展至左前分支支配的左室前侧壁,因此QRS起始向量在额面上为向右向下(+120°左右),并呈逆时针向左、上运转,最终向量指向左、上(-60°左右)。单纯左前分支阻滞时室内传导时间平均延长仅0.02s左右,因此QRS波群时限正常或轻度延长。其发生较左后分支阻滞常见。(图6-2)

S代表室间隔,FW代表左室游离壁,A代表左心室前壁,Ⅰ代表左心室下壁。正常情况(A)左前分支阻滞(B)左后分支阻滞(C)时右室除极在Ⅰ导联(图上)和aVF导联(图下)QRS波的典型表现。内圆中虚线代表分支,与分支交叉的双波状线代表阻滞部位,带横条的小圆圈代表乳头肌,外环代表左心室心肌的心内膜面和心外膜面,外环里的箭头代表当除极波从未阻滞的分支穿过心肌的传导方向

图6-2 左前分支阻滞

2.左后分支阻滞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时,激动先由左前分支向左上传导,引起左室前侧壁除极,然后通过普肯耶纤维网吻合支向下向右传导,逐渐扩展至左后分支支配的左室后下壁,因此QRS起始向量在额面上多指向左上(-60°左右),并呈顺时针向左、上运转,主体和最终向量向后下(+120°左右),单纯的左后分支阻滞较少引起横面向量的改变,QRS波时限正常或轻度延长。其发生阻滞的几率偏低,若发生则提示心肌病变范围较为广泛。(图6-3)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胸闷、胸痛10年,与运动无关。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体格检查:血压160/90mmHg,心率90次/分,律齐,双肺正常,余无异常。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糖尿病,颈椎病。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88次/分,PR间期0.18s,QT间期0.39s。QRS形态:Ⅱ、Ⅲ、aVF导联呈rS型,S>S,Ⅰ导联呈R型aVL呈qR型、RaVL>R,aVL导联q波<0.02s;QRS时限<0.11s;Ⅰ导联T波低平、aVL倒置。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T波改变。

图6-3 左后分支阻滞

3.左中隔支阻滞

 左中隔支阻滞时,激动由左前、左后分支到达左中隔支分布区域。QRS向量相应地移向左前,V1、V2导联出现高大R波。

(四)重要概念

1.左前分支

左前分支起始部临近左室流出道,斜向前下至左室前乳头肌根部分出细支,支配前乳头肌、室间隔左侧前半部、左室前侧壁及高侧壁,通常由左前降支的间隔支供血。

2.左后分支

左后分支起始部临近左室流入道,向后下至左室后乳头肌根部发出细支,支配乳头肌、室间隔左侧后半部、左室下后壁,常由左前降支间隔支和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双重供血。

3.间隔支阻滞

一些学者认为左束支尚有间隔支,自左束支主干或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分出,分布在室间隔左侧中部,在室间隔的中下部交织成网状,可绕过心尖分布于左室游离壁,多由前降支的间隔支供血。间隔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4.S S S 综合征

 可见于正常人、肺气肿及右室肥大的患者,指Ⅰ、Ⅱ、Ⅲ导联R/S≤1,或这些导联的S波超过正常上限,也有人提出SSS综合征是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变异型。

(五)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1.左前分支阻滞

(1)心电轴左偏(-45°~-60°);

(2)aVL导联QRS波呈qR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

(3) S>S,RaVL>RⅠ、aVR;

(4)QRS波时间通常正常或轻度增宽,一般不超过0.11s;

(5)肢体导联QRS波电压增加。

2.左后分支阻滞

(1)心电轴右偏(通常≥+110°);

(2)Ⅰ、aVL导联QRS波呈rS型,Ⅱ、Ⅲ、aVF导联呈qR型;

(3)QRS波时间通常正常或轻度增宽,一般不超过0.11s;

(4)肢体导联QRS波电压增加;

(5)无右室肥厚证据。

3.左中隔支阻滞

(1)QRS时限正常;

(2)额面电轴正常;

(3)QRS波形改变:右胸导联以R波为主、R/S>1,V1或V2导联R波≥V6导联R波;V5、V6导联无q波或仅有小q波,其q<0.1mV。

(六)主要鉴别诊断

1.下壁心肌梗死

 左前分支阻滞时,Ⅱ、Ⅲ、aVF导联起始无R波或其振幅较低,这与下壁心肌梗死相似,QRS波主体向量均向上,但下壁心肌梗死的初始向量呈顺时针转位,而左前分支阻滞呈逆时针转位,这时心向量图更易作出诊断。当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QRS波向量环向上的初始部分呈顺时针转位,并伴有QRS波向量环的终末部分呈逆时针转位。(图6-4)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Ⅰ、aVL导联QRS波呈rS型,Ⅲ导联呈qR型,Ⅱ呈Rs型,电轴右偏+124°,QRS时限<0.11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左后分支阻滞。

图6-4 急性广泛前壁及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2.右心室肥大

 在缺乏临床资料时,左后分支与右室肥大导致的额面向量环右偏难以鉴别,表现为Ⅰ、aVL导联有较深的S波,Ⅱ、Ⅲ、aVF导联有较大的R波,而右室肥大时同时伴有右胸导联存在高大的R波或呈rSR'型,T波倒置;而若有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时,则支持左后分支阻滞。(图6-5)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3年前曾因心肌梗死在当地医院给予溶栓治疗,2006年11月因再次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行PCI术,术后无心绞痛发作。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心电图特征:为术前描记。窦性心律,99次/分;PR间期0.16s,QT间期0.31s。V1~V6呈QS或Qr、QR型伴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Ⅰ、aVL导联T波倒置,V5、V6导联T波双向。心电图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QRS电轴左偏。

图6-5 右心室肥大与左后分支阻滞鉴别

3.肺栓塞

 肺栓塞和左后分支阻滞都可出现SQ的心电图表现,伴有心电轴右偏,而前者心电轴右偏多在+90°至+100°之间,可在Ⅱ、Ⅲ、aVF导联出现肺型P波,结合临床能够进一步明确诊断。(图6-6)

图6-6 肺栓塞与左后分支阻滞鉴别

上一篇:病例 左束支阻滞 下一篇:双束支、双支和三支室内阻滞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