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正常心电图
(一)心率(图35-1)
图35-1 3岁小儿心电图
小儿心率易受情绪和镇静剂影响,操作时应保持安静,少用镇静剂。
1.1岁以内100~140次/分
2.1~5岁80~100次/分
3.5岁以上60~100次/分
(二)心律
小儿心律受呼吸或情绪影响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较高。Nadoy报告婴幼儿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低,以后随年龄愈大发生率愈高。
1.窦性心律
Ⅰ、Ⅱ、V4~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
2.窦性心律不齐
同导联RR间差>0.12s、不同导联RR间差>0.16s(图35-2)。
图35-2 6岁小儿心电图
(三)P波
1.P波形态
(1)P波向量指向左下:
Ⅰ、Ⅱ、V2~V6导联P波绝大多数直立,以Ⅱ导联最高。
(2)P波切迹:
各年龄组均可见,以5~8岁多见。多出现于Ⅰ、aVL、V2~V6导联,切迹的双峰间期<0.03s。
2.P波时间
P波时间过短无临床意义,随着年龄增长P波时间延长。
(1)6个月以内婴儿,P波≤0.07s;
(2)6月~5岁≤0.08s;
(3)5~14岁≤0.09s。
小儿P波时间在婴儿超过0.09s、儿童超过0.10s应考虑为异常。
3.P波电压
年龄越小由于右房占优势,P波电压越高。3个月后P波电压无明显特殊。
(1)新生儿P波电压可达0.3mV;
(2) <3个月可达0.25mV;
(3)3个月以后≤0.2mV。
(四)PR间期
PR间期随年龄和心率而变化,小儿各年龄组PR间期随年龄增长而延长,随心率增快而缩短。
1.儿童PR间期正常低限为0.09s,
2.婴儿PR间期上限为0.14s;
3.青春期延长到0.18s。
(五)QRS波
1.QRS波群时间
QRS波群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延长,从出生时0.05s可增加到青少年的0.07s,最长实测值达0.10s。
2.QRS波群平均电轴
正常小儿QRS波群额面平均电轴普遍较成人右偏,年龄越小越显著。小儿心电轴正常值参考:
(1)1~3月婴儿心电轴+20°~+140°;
(2)3月~14岁0°~+120°;
电轴异常除考虑左右心室肥厚外,还需考虑心脏在胸腔的位置以及室内传导等因素。
3.Q波
小儿不同年龄各导联Q波出现率不同(图35-3)。
图35-3 2岁小儿心电图
(1)Q波深度:
小儿Q波较成人深。3岁以内Ⅱ、Ⅲ、aVF导联Q波可见>1/4 R波、Ⅲ、导联Q波可超过同导联1/2 R波,这一现象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
1)Ⅰ导联<0.25mV,婴儿Ⅰ、aVL导联一般无Q波;
2)V5、V6导联<0.45mV;
3)1岁以后,V1、V3R导联及其他右胸导联不能出现Q波或呈qR型。
(2)Q波时间:
各年龄组小儿Q波时间均不超过0.04s,否则视为病理性Q波。
4.R波
(1)R波振幅:
1)aVR导联R波随年龄增加而减小,R/Q<1;
2)aVL导联≤1.0mV;
3)aVF导联:①<1月≤1.4mV;②1月~1岁≤1.6mV;③1~5岁≤1.7mV;④5~15岁≤1.8mV;超过以上振幅视为高电压。
4)V1导联:V1导联R波振幅以新生儿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①<1月≤2.5mV;②1月~5岁≤1.5mV;③5~10岁<1.2mV;④10~16岁<1.0mV。
5)V5导联:V5导联R波振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除7天以内新生儿外,小儿V5导联R波振幅均应大于成人(图35-4)。
图35-4 8岁小儿心电图
①7天以内新生儿<1.0mV;②7天~5岁<3.0mV;③6~10岁<3.5mV;④10~16岁<3.0mV。
(2)QRS波群综合振幅:
QRS波群综合振幅反映心室电势,左心室电势为:RⅠ+SⅢ和RV5+SV1;右心室电势为RV1+SV5。
1)左心室QRS波综合振幅:
①RⅠ+SⅢ<1岁<2.5mV;>1岁<2.0mV;②RV5+SV1:其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月<2.8mV;1月~2岁<3.5mV;2~4岁<3.8mV;4~13岁<4.5mV;14~16岁<4.0mV。
2)右心室QRS波群综合振幅
①RV1+SV5为右心室电势,其值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图35-5)<1岁<2.0mV;1~3岁<2.0mV;3岁以后<1.5mV;成人<1.2mV。②V1导联R/S比值:V1导联R/S比值随年龄增长而缩小。③V5导联R/S比值: V5导联R/S比值<1,主要见于新生儿,6个月以后少见。6个月以后R/S比值应>1。因此,V5导联R/S比值<1,比V1导联R/S比值>1诊断右心室肥厚更有意义。
图35-5 24天小儿心电图
5.室壁激动时间(VAT)
(1)V 1导联VAT小儿长于成人:
≤0.04s;
(2)V 5导联VAT小儿短于成人:
<1月≤0.035s;>1岁≤0.04s。
(六)ST段
1.肢体导联(Ⅱ、Ⅲ、aVF)上移≤0.1mV,下移≤0.05mV。
2.右胸导联上移<0.2mV,下移<0.05mV,婴幼儿最高可达0.2mV。
(七)T波
1.T波形态
正常为光滑、圆钝形,前支较后支徒。T波电轴与QRS电轴基本一致,因此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2.T波振幅
6个月以后T波不应<1/10 R波。
(八)QT间期
QT间期包括全部心室除极和复极时间。QT间期与年龄、心率密切相关,其随年龄增长逐渐延长,且心率愈快QT间期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