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详情-心电图-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心电图 >  起搏心电图图谱
起搏心电图图谱
作者
陈柯萍;尹彦琳;华伟
正文

起搏心电图图谱

图32-1 心房单极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

如图刺激信号后跟随P波,此患者为右心耳起搏,起搏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刺激信号的振幅与两个电极间的距离呈正比关系;此患者为单极起搏,故刺激信号较大。

图32-2 心房双极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

如图刺激信号后跟随P波,为双极起搏,故刺激信号较小,某些导联上的刺激信号尤其小,需仔细辨认,12导联心电图有助于辨认。

图32-3 心室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

如图刺激信号后跟随QRS-T波群,起搏位点为右心室心尖部,LBBB样改变,电轴左偏,V1~V6导联主波向下。

图32-4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心电图

心电图特点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型改变,电轴右偏,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Ⅰ导联低平或主波向下,QRS宽度较窄。

图32-5 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起搏的心电图

心电图特点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型改变,电轴正常,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Ⅰ导联主波向上,QRS宽大畸形。

图32-6 双腔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DVI方式

心房、心室均为单极起搏,刺激信号振幅大;心室起搏心电图为LBBB样改变,电轴左偏,V1~V3导联主波向下,而V5~V6导联主波向上,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后的心电图表现。

图32-7 双腔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DVI方式

起搏心电图为心房单极起搏、心室双极起搏,故心室刺激信号振幅较小,心室起搏心电图为LBBB样改变,电轴左偏,V1~V6导联主波向下。同样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后的心电图表现。

图32-8 双腔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VAT方式

起搏心电图心房为自身P波,起搏器感知心房后触发心室刺激脉冲(单极起搏)发放,紧随起搏的心室波;心室起搏心电图为LBBB样改变,电轴左偏,V1~V6导联主波向下。

图32-9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A为双心室起搏的心电图,QRS宽度较窄,Ⅰ导主波向下,B为同一患者单纯左心室起搏的心电图表现,RBBB样改变,电轴右偏,Ⅰ导S波为主。

图32-10 频率适应性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

患者置入了DDDR起搏器,基础频率60次/分,活动后频率增加至120次/分。

图32-11 抗心房颤动功能起搏器的心电图表现

抗心房颤动功能起搏器的心电图表现,动态心房超速起搏:A图和B图是同一患者检查连续记录的心电图,其基本起搏频率为60次/分,A图示出现2个自身P波后,起搏频率由71次/分增加至74次/分。B图示又出现2个自身P波后,起搏频率由93次/分增加至97次/分。此图需与频率应答的起搏心电图鉴别,频率应答起搏频率是随活动而增加,而抗心房颤动功能起搏器的起搏频率增加与运动无关,出现自身心率后,起搏频率增加。

图32-12 心房感知不足

心房感知不足的心电图表现:箭头所示为部分心房感知不足,出现自身P波后,起搏器未感知,仍发放A脉冲;其中箭头4、5、6所示AV间期缩短为110ms,短于程控的AV间期,为心房感知不足,导致心室安全起搏。

图32-13 心室感知不足

心室感知不足的心电图表现:图中出现了自身心室QRS波,但起搏器未感知,仍发放V脉冲;第1个箭头所示为心室感知不足,起搏器顺序发放A、V脉冲,起搏心房和心室。第2个箭头为心室感知不足,心室刺激信号落在心室肌不应期,故V脉冲后无跟随的QRS波,为心室功能性失夺获。

图32-14 心室感知过度

心室感知过度心电图:患者为三度房室阻滞,活动时出现头晕,Holter记录为心室感知过度,感知肌电位后抑制心室发放刺激脉冲,引起心室停搏。

图32-15 心房感知过度

心房感知过度的起搏心电图: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囊袋位于右侧;术后出现活动右上肢后心悸,自觉心率增快。A、B为同一患者的心电图,A图为患者活动后心电图,表现为心室率不规则增快。为心房感知过度,感知肌电位后,触发心室发放脉冲信号,导致心室率不规则增快。B图为降低心房感知敏感度后记录的心电图,活动右上肢后心率不变,无心房感知过度现象。

图32-16 心房间歇性不起搏心电图

心房间歇性不起搏的心电图表现:从左到右,前7个心房刺激脉冲后跟随P波,QRS自身下传。后4个心房刺激脉冲后,无跟随的P波,心室为起搏的QRS波群。

图32-17 心室不起搏心电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室不起搏的心电图表现:患者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DDD起搏器,心电图表现为心室刺激信号后无起搏的QRS,图中QRS为自身的QRS波。心电图诊断为心室不起搏。Ⅱ导联前7个为不起搏,后3个为部分起搏。

图32-18 心室不起搏心电图

房室阻滞患者心室不起搏的心电图表现:患者为三度房室阻滞,置入DDD起搏器后2天出现心跳间歇,Holter检查示间歇性心室不起搏,箭头所示为心室刺激信号,其后无跟随的心室波。

图32-19 心房无输出

心房无输出的心电图表现:男性患者,因“SSS+一度AVB”置入DDD起搏器。术后患者感胸闷不适,于置入后一个月来行起搏器程控检查。心电图显示为VVI起搏方式,未见心房刺激信号,程控测试显示,心房无输出,阻抗>3 000Ω。

图32-20 心室无输出心电图

心室无输出的心电图表现:患者为三度房室阻滞,置入DDD起搏器后3年出现反复头晕、黑朦,严重时晕厥,以站立及活动时常见。门诊心电图检查安静平卧时正常,嘱患者起立后出现头晕、心电图示三度房室阻滞,未见心室刺激信号。立即平卧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程控显示心室阻抗>2 500Ω,胸片检查为心室双极导线不完全断裂。

图32-21 起搏器电池耗竭

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DDD起搏器7年,近1月感胸闷不适,心率变慢且不规则。门诊心电图检查为VOO工作方式,起搏频率为40次/分,起搏器无感知功能,固定发放心室刺激脉冲,图中从左到右,第1、2、3个心室刺激脉冲落在心室QRS波后,在心室肌的不应期内,故心室未起搏,为功能性失夺获。第4、5、6、7个心室刺激信号夺获心室,与自身的QRS竞争。

图32-22 DDD起搏器,发生模式转换的心电图

患者,男,因SSS置入DDD起搏器(Medtronic Sigma SD203),术后出现心房颤动,起搏器发生自动起搏方式转换。

图32-23 DDD起搏器,发生模式转换的心电图

慢快综合征患者置入DDD起搏器(Biotronic公司,Actros D),心房颤动时发生模式转换为DVI方式,起搏器正常工作。

图32-24 DDD起搏器,发生模式转换的心电图

患者,男性,因SSS置入起搏器(Pacesetter,Affinity 5230 DDD),术后第2天出现心动过速,图A显示为宽QRS波心动过速,频率为130次/分(A)。图B为打开自动模式转换后,心电图显示为心房扑动。

图32-25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图A,活动右上肢诱发心动过速,屏气后心动过速终止。图B,活动右上肢后再次诱发心动过速,放置磁铁后心动过速终止(箭头所示),表现为磁铁频率。图C,测试P波高度为4mV,将心房感知敏感度由0.5mV程控为1.5mV,PVARP由275ms程控为350ms,反复活动右上肢不再诱发心动过速。

图32-26 室性期前收缩反应

置入Actros D双腔起搏器后,频发PVC,起搏频率减慢。PVC至下一个心房脉冲信号之间为1 000ms。为起搏器对PVC的正常反应。

图32-27 室性期前收缩的图例

Actros D起搏器对PVC反应示意图:室性期前收缩后,起搏器重整周期。

图32-28 交叉感知心电图

交叉感知的心电图表现,图示为置入DDD起搏器患者的Holter检查结果,为连续记录。可见由于交叉感知导致心室安全起搏,使AV间期缩短为110ms,起搏频率增加至76次/分。

上一篇:起搏器现代功能的心电图分析 下一篇:病例 单极电极导线的脉冲信号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