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与右室室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室性心动过速可以起自心室的各个部位,包括室间隔、左室和右室,现以特发性左室和右室室性心动过速为例,阐述不同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
(二)机制
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主要为触发活动和自律性增高,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主要为触发活动和折返。心室不同部位的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后,心脏正常的激动顺序改变,不再沿正常的房室传导通路传导,导致QRS波群向量环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形态各异的QRS波群,并且可以根据波群形态变化,确定异位起搏点的位置,一般而言,右室的异位激动点产生左束支阻滞样QRS波群,左室的异位激动点产生右束支阻滞样QRS波群。
(三)分型
1.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
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少数患者起源于右室游离壁,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合并电轴右偏图形,对儿茶酚胺敏感。按临床表现形式分为两类:
(1)反复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其机制可能与折返、触发激动及电解质紊乱有关,该型室性心动过速可被心室刺激、儿茶酚胺诱发,用维拉帕米有效,故认为可能与折返有关,且在折返环路中某一微小区域存在着钙通道介导的慢反应电位组织(图30-7)。
图30-7 右室室性心动过速
(2)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产生机制与前者相似,多数为腺苷敏感型,产生机制为儿茶酚胺介导的cAMP依赖性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但也可能与折返激动有关,程序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对腺苷、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均不敏感。
2.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
主要起源于左心室左后分支或左前分支,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心电轴左偏的图形,根据其发生机制、部位和对药物的不同反应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1)分支内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最常见,也称为维拉帕米敏感型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左后分支靠近左室中后间隔区域,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电轴偏向左下。其机制可能与局灶性微折返有关,能够被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并能被快速心室起搏拖带,对腺苷不敏感(图30-8)。
图30-8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
(2)左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动过速:
又称维拉帕米、腺苷敏感型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室间隔深处,激动由间隔左侧发出,其机制可能是由于cAMP介导的细胞内钙超负荷而引起的触发活动,该型室性心动过速不能被心室拖带,对腺苷、维拉帕米和迷走神经兴奋剂都敏感(图30-9)。
图30-9 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3)自律性室性心动过速:
该型对普萘洛尔敏感,又称普萘洛尔敏感型室性心动过速,其机制可能与自律性增高有关,静滴儿茶酚胺诱发,持续刺激既不能诱发也不能终止,维拉帕米无效,但可被腺苷一过性抑制。
(四)重要概念
1.慢反应电位
即慢反应动作电位,某些细胞的细胞膜上只有慢通道而无快通道,其特点是0相除极化主要由慢钙内流形成,对钙离子拮抗剂敏感。
2.拖带现象
以略快于心动过速的频率进行超速起搏,能够造成对心动过速的夺获,当停止起搏后,原有心动过速迅速恢复。可能为折返性心动过速独有电生理现象,临床上可以用于环路很小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3.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术
是指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在心内膜或体表不同部位的多个探查电极同步记录心电活动,寻找心动过速的激动点,是射频消融手术术前的一种电生理检查。
(五)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1.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
(1)心动过速频率大于150次/分;
(2)QRS波群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
(3)QRS波群电轴正常或右偏,即室性心动过速时Ⅱ、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Ⅰ、aVL导联多呈R、rS或QS型,呈R型者,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自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图30-10);呈QS型或主波向下者,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图30-11);
图30-10 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游离壁)
图30-11 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间隔部)
(4)伴Ⅰ导联和V6导联q波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前壁或后间壁,若此时电轴向上则提示起源于右室前间隔上部;
(5)伴Ⅰ、V2、V3和V6导联呈R型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后壁;
(6)电轴向下并右偏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前上间隔;
(7)室性心动过速多于运动时发作。
2.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
(1)心动过速频率大于150次/分;
(2)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形态:V1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波群主波向上,V5、V6导联多呈RS或rS型;
(3)肢体导联QRS波群电轴显著左偏,或Ⅰ、Ⅱ、Ⅲ导联均呈rS型,QRS波群电轴指向-90°至-180°之间;
(4)伴Ⅰ导联和V6导联q波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室前壁或后间壁;
(5)Ⅰ、V1、V2导联QRS波群呈R型提示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室后壁;
(6)心内标测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时左后分支的心肌最先激动。
(六)主要鉴别诊断
1.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见表30-2。
表30-2 特发性右室和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
2.左室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阻滞 尽管两者的心电图在V1导联上均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波),但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阻滞时电轴右偏,而且V5、V6导联上R/S>1,这与左室室性心动过速不同(图30-12)。
图30-12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