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配玲;侯煜;方丕华
正文
病例 交界性逸搏窦夺获
C28-9 交界性逸搏窦夺获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特征:C28-9为V1导联,PP间隔相差≥0.12s,平均心房率为44次/分,可见3个窦下传的QRS波,PR间期分别为0.28s,0.30s,0.18s,QRS略变形并有差异,其他P波均与QRS无关,P波可在QRS前、后或重合,QRS波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②交界性逸搏伴窦夺获伴室内差异传导;③干扰性房室脱节。鉴别诊断:与反复搏动鉴别。讨论:本例图的PR间期与窦夺获及传导的关系可看到第7个QRS的PR间期为0.40s,窦夺获后PR间期正常为0.18s,下传心室的QRS波群正常;第一个QRS的R-P间期为0.20s,窦夺获后下传激动落在交界区相对不应期,PR间期延长为0.28s,下传的QRS波群稍有改变;第三个QRS的R-P间期为0.18s,窦夺获后在交界区传导时间进一步延长为0.30s,下传激动落在右束支相对不应期。QRS波群呈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系室内差异性传导。从上述心电图三组所示的传导时间分析,可推论出:R-P间期<0.18s,交界区处于绝对不应期,窦性P波就不能下传心室,反之R-P间期>0.18s,窦性P波就能下传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