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潘晓杰;李晓枫;林治湖
正文
病例 心房颤动(细颤型)伴三度房室阻滞
图27-15 心房颤动(细颤型)伴三度房室阻滞的体表心电图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胸闷,气短,四肢无力3个月,加重2天入院;晕厥一次,持续30s。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轻度狭窄,主动脉瓣轻度钙化,化验检查基本正常。既往阵发心房颤动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0年。心电图特征:A、B图为连续记录的两份图,A图为正常电压,B图加大电压为2.0mV/10mm,A图各导联均看不到明显的P波或f波,B图加大电压后仍看不到F波,但在V1、V3、V4,导联可见到不明确细小的、不规则的f波,QRS时限为0.11s,R-R间期为1.26s,基本均齐,频率为47次/分;QT间期470ms;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异位心律;心房颤动(细颤)伴Ⅲ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T波改变。鉴别诊断: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静止,交界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阻滞。讨论:由于永久性心房颤动导致心房肌严重纤维化,心电图上表现为心房颤动波不明显;在心房颤动时下传心室的QRS波群的间隔是不等的,如果相等且缓慢则发生了完全性房室阻滞,此时QRS形态、时限基本正常且频率在40~60次/分,提示心室由交界区起搏点控制,反之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大于正常范围,且频率在40次/分以下,提示心室由希氏束以下起搏点控制或是交界区伴束支阻滞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