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又称为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或永久性窦性心动过速,是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相同,以休息状态下心率增快或在极轻用力时心率不成比例的增快为特征的一种窦性心动过速。
(二)机制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可能是多种病因所致。目前认为与下列三个方面有关: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是迷走张力减低及β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升高。②窦房结自律性增高。③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另一种潜在的机制是位于窦房结附近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三)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图25-1)
图25-1 窦性心动过速
1.休息时,或极轻的用力时,心率>100次/分,且伴有相应的症状。
2.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或在Ⅰ、Ⅱ、aVF导联上为直立。
3.无器质性心脏病。
4.排除由于甲亢、贫血等引起的继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5.排除类似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其他心动过速,如右房房性心动过速或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四)主要鉴别诊断(表25-1)
表25-1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
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在电生理检查时,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可用肾上腺素能药物(通常是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诱发。用程序刺激不易诱发。而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用期前刺激可靠地诱发。
2.起源于窦房结附近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鉴别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和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能是很困难的。心房的激动顺序有助鉴别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和起源于上部界嵴以外的房性心动过速。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界嵴的激动顺序总是从高到低。由于窦房结完全位于界嵴内,当用肾上腺素药物刺激时,随着窦性心率的增加,心房的最早激动部位亦在界嵴内逐渐向头部移位。最早激动点和心率都是逐渐变化的。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率和心房的最早激动点都突然地变化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和部位。随着肾上腺素能药物继续刺激。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以继续增加,但通常其起源部位则无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