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卢喜烈;路黎明
正文
病例 交界性期前收缩
图24-7 交界性期前收缩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间断胸闷、心悸,14年前无诱因感胸闷、气短、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未在意,后上述症状间断加重,跑步时出现黑矇1次,无晕厥,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ST-T改变。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心率62次/分,PR间期0.14s,QT间期0.64s,QRS波群各导联终末增宽粗钝,V1呈rsR'型,时限0.14s,Ⅱ、aVF呈rS型,Ⅲ呈rSr'型,SⅢ>SⅡ,aVL呈Rs型,RaVL>RⅠ,心电轴左偏>-45°,R4提前出现,与众相异,期前无P波,代偿完全,R7提前出现,期前可见相关P-波,PⅡ倒置,aVR直立。PR<0.12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鉴别诊断:房性期前收缩。讨论:患者间断胸闷、心悸14年,心电图可见R7期前出现形态与基本窦性QRS-T波群形态相同,逆行倒置的P-波出现在QRS波群之前,其PR间期小于0.12s。交界性期前收缩逆行P-波还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后,其R-P间期<0.16s,但P'R间期均应≥0.12s,或QRS波群前后均无P波,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期多为完全性。而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发生的房性P'波,其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与窦性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