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详情-心电图-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心电图 >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
任晓庆;王卉;朱凌华;王红宇
正文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指窦房结与邻近的心房组织间发生的激动折返,所引发的窦性回波,连续出现3次以上,折返的周期<600ms时则构成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二)机制

窦房结折返环包括窦房结、结周纤维组织和高位右房心肌。结周纤维组织的递减性传导特性及窦房结P细胞和心房肌细胞不应期的不一致是形成窦房结折返的基础。窦性折返的形成要求心房肌的不应期要短,使返回心房的激动能再次引起心房除极;而窦房结细胞的相对不应期要长,使激动在窦房结内传导缓慢,心房恢复应激性时间(图23-5)。

图23-5 窦房结折返机制示意图

(三)重要概念

折返激动:是指心脏的一次激动经过传导再次激动心脏的某一部位的现象。形成折返的三要素:激动传导需要两条径路,一条径路单向阻滞;另一条径路存在缓慢传导。

(四)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1.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短阵发作,呈突发突止的特点。

2.频率较慢100~150次/分,平均130次/分。可被正常窦性心搏所终止(图23-6)。

图23-6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3.PR间期比窦性心律时略有延长,一般在正常范围内保持1∶1传导,少数可伴有文氏现象。

4.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刺激或心脏的程序刺激可终止或诱发。

5.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心律,然后突然终止心动过速(图23-7)。

图23-7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6.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律转换时有心率的突然和明显变化。

(五)主要鉴别诊断

1.自律性增强的一般的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逐渐发生,逐渐停止,无突发突止特点,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只能使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减慢而不能终止,窦性心动过速对心脏程序刺激无反应,不能终止和诱发;一般的窦性心动过速可持续几小时,几天或更长。

2.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是严重而顽固的窦性心动过速,其特点表现为心率更快(白天>140次/分),持续时间更长(几个月、几年),药物反应差,常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鉴别方法与窦性心动过速相同。

3.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时P'波与窦性不同,但与心动过速中的P'波形态一致,P'R间期一致,有“温醒现象”,发作倾向于持续性或无休止性(图23-8)。

图23-8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4.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过程中的P'波形态一致,节律规则,突发突止,无“温醒”现象,心房程序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图23-9)。改变右房刺激部位常不能重复诱发房内折返,而心房不同部位的刺激可重复诱发窦房折返。

图23-9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上一篇:窦性心动过缓 下一篇:窦房传导阻滞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