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详情-心电图-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心电图 >  急性肺栓塞的分型及心电图诊断要点
急性肺栓塞的分型及心电图诊断要点
作者
李亚辉;罗勤;柳志红;程显声
正文

急性肺栓塞的分型及心电图诊断要点

(一)急性肺栓塞

1.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是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心率多在100~125次/分,大于90次/分有诊断意义(图16-1)。

(2)房性心律失常:

常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9%)、房性心动过速及房性期前收缩,也可发生缓慢心律失常。

2.典型的S Q T 图形

是急性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约15%~25%。即Ⅰ导联出现S波或S波变深(>0.15mV),Ⅲ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图16-1,图16-2A、B),Q波和T波倒置可扩展到aVF导联,也可合并下壁ST段轻度抬高。

3.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发生率在6%~67%,平均为25%。出现在V3R、V4R或V5R导联上的意义与V1导联相似,可合并ST段抬高,TV1~V2直立,类似前壁或者后壁心肌梗死图形。右束支阻滞常是一过性(图16-2A、B),也可持续3个月到3年。

4.QRS电轴

 急性肺栓塞的QRS电轴多数右偏、少数也可左偏(≤-30°)。

5.P波增高

 当P>0.25mV时,即所谓“肺型P波”,可见于2% ~30%的肺栓塞,其发生可能源于右心房扩大。

6.QRS波群改变

S波改变有单纯S加深、粗钝、小挫折,文献报导达0.15mV,即有诊断意义。Ⅰ和aVL导联R/S>1或RaVR变宽(70%),或SV1、V3R、V5R切迹、挫折、粗钝、变宽(50%),结合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

7.ST段改变

可出现ST段下降(33%),也可出现ST段抬高(11%)。下降可出现在前壁、下壁和侧壁各导联。右束支阻滞时,右胸导联(V1~V2)也可出现ST段抬高,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8.T波改变

 胸前导联T波倒置是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改变之一(40%),V1、V2导联出现T波倒置亦有诊断价值,也可出现在下壁导联。T波倒置多呈对称性,出现类似“冠状T”改变,倒置的深度不等,可达1.7mV。T波倒置的程度由右向左逐渐变浅(图16-1,图16-2A、B),与冠心病不同。

(二)慢性肺栓塞

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右心室肥厚图形。从心电图V1导联呈rS,rsr'型到V1呈qR型的典型右心室肥厚图形。电轴右偏明显,Ⅱ、Ⅲ、aVF,V1~V4导联ST段下降,T波倒置明显(也可达V6)(图16-3),勿误认为冠心病心肌缺血。

(三)复发性肺栓塞

心电图改变因原栓塞大小和再栓塞面积而不同,多数出现电轴右偏加重,再现Q、T图形,V1呈右束支阻滞或S波挫折、粗钝或胸前导联出现新的T波倒置或倒置加深等。也可见QTc延长,STV5,STV6下降,顺钟向转位和新的心律失常。

图16-1 急性肺栓塞,SQT,T波异常

图16-2

A.急性肺栓塞,典型SQT,T波异常(2006-2-17);B.急性肺栓塞,SQT,右束支阻滞(2006-2-21)

图16-3 慢性肺栓塞,肺型P波,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

上一篇:急性肺栓塞的机制 下一篇: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时序性变化的意义和要求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