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malignant tumor of parotid gland
腮腺恶性肿瘤多来源于腺体或腺管上皮细胞,占所有腮腺肿瘤的20%~25%。发病年龄以30~40岁多见,男女差别不大。腮腺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癌、腮腺混合瘤恶变、腺癌、乳头状囊腺癌、腺样囊性癌等较常见,还有少数转移癌及肉瘤。
腮腺的恶性肿瘤包括上皮来源、非上皮来源和转移性3大类,以下叙述主要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非特异性腺癌、淋巴上皮样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鳞状细胞癌、淋巴瘤和转移瘤。
腮腺恶性肿瘤不仅作腺体全切除,还应在肿瘤外正常组织中切除,除高度恶性的肿瘤外,均应尽可能保留面神经,对疑有面神经受侵但又能分离者,可试用冷冻治疗以减少复发;当神经受累需将受累神经部分切除时,应尽可能立即作神经吻合术,移植术或转移术。对于面神经处理的原则是:凡面神经未被侵犯者一律保留;已被肿瘤侵犯、粘连、无法分离者,应予切除;凡有面瘫或Ⅳ期病例不能保留神经,肿瘤与神经密切粘连者一律不保留。
腮腺恶性肿瘤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一般不单独采用放疗和化疗,仅在不适于手术的病例或手术不能切除者,作为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对全身转移的病例,手术切除原发灶后,往往也配合化学药物治疗。
对于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腺癌等生长快,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一般应作联合根治术或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有的手术前后还应辅助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腮腺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选择病例应是:①颈淋巴结病理证实是阳性者;②复发性恶性肿瘤;③无颈淋巴结清扫术禁忌者。在行联合根治术过程中,如发现面神经与瘤体紧密粘连,无法分离或保留面神经影响肿瘤根治者,应予切除。腮腺深叶的肿瘤,可截除部分下颌骨及下颌骨升支,以求得较好的暴露,达到彻底的切除肿瘤。
放射治疗可作为外科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或用于不宜手术的晚期病例的姑息治疗。
化学治疗对有可能发生全身转移的腮腺恶性肿瘤,虽经手术切除原发灶或联合根治术,但配合术后化学药物治疗还是很有益的。对不能手术及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起到缓解症状,缩小瘤体,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