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偏头痛或偏头痛样神经痛(丛集性头痛)有时也就诊于口腔门诊。偏头痛基本上发生于头部,但有时也影响面部,通常是上颌部,故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其可能性。
典型的偏头痛在发作前 (先兆期或颅内动脉收缩期)可有幻觉(如见闪光或某种颜色),或眩晕、心烦意乱、感觉异常、颜面变色等,症状与脑缺血有关,历时10~30分钟或几小时。随即出现疼痛发作,由于动脉扩张引起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畏光等自主神经症状。疼痛持续2~3小时,患者入睡,醒后疼痛消失。故睡眠能缓解偏头痛。麦角胺能缓解发作。
还有一种类似偏头痛的所谓急性偏头痛性神经痛,其病因似偏头痛,患者多为更年期的男性。疼痛为阵发性,通常持续30分钟,发作之间间歇时间不等。疼痛多位于眼后,扩延至上颌及颞部。患侧有流泪、结膜充血、鼻黏膜充血及流涕。常在夜间发作(三叉神经痛则少有在夜间发作者)。疼痛的发作为一连串的密集头痛发作,往往集中于一周内,随后有间歇期,达数周至数年,故又名丛集性头痛。
少见的梅-罗(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也可有偏头痛样疼痛。患者有唇部肿胀,有时伴有一过性或复发性面神经衰弱现象和颞部疼痛。有的患者舌有深裂,颊黏膜有肉芽肿样病变,似克罗恩(Crohn)病。
以上诸病均对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反应良好。
作者
章魁华;张杰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