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ooth mobility
正常情况下,牙齿只有极轻微的生理性动度。这种动度几乎不可觉察,且随不同牙位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而变动。一般在晨起时动度最大,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牙齿无
𬌗接触,略从牙槽窝内挺出所致。醒后,由于咀嚼和吞咽时的 𬌗接触将牙齿略压入牙槽窝内,致使牙齿的动度渐减小。这种24小时内动度的变化,在牙周健康的牙齿不甚明显,而在有 𬌗习惯,如磨牙症、紧咬牙者较明显。妇女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内牙齿的生理动度也增加。牙根吸收接近替牙期的乳牙也表现牙齿松动。引起牙齿病理性松动的主要原因如下。一、牙周炎
是使牙齿松动乃至脱落的最主要疾病。牙周袋的形成以及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使牙槽骨吸收,结缔组织附着不断丧失,继而使牙齿逐渐松动、移位,终致脱落。
二、𬌗创伤
牙周炎导致支持组织的破坏和牙齿移位,形成继发性𬌗创伤,使牙齿更加松动。单纯的 (原发性)𬌗创伤,也可引起牙槽嵴顶的垂直吸收和牙周膜增宽,临床上出现牙齿松动。这种松动在𬌗创伤除去后,可以恢复正常。正畸治疗过程中,受力的牙槽骨发生吸收和改建,此时牙齿松动度明显增大,并发生移位;停止加力后,牙齿即可恢复稳固。
三、牙外伤
最多见于前牙。根据撞击力的大小,使牙齿发生松动或折断。折断发生在牙冠时,牙齿一般不松动;根部折断时,常出现松动,折断部位越近牙颈部,则牙齿松动越重,预后也差。有的医师企图用橡皮圈不恰当地消除初萌的上颌恒中切牙之间的间隙,常使橡皮圈渐渐滑入龈缘以下,造成深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牙齿极度松动和疼痛。患儿和家长常误以为橡皮圈已脱落,实际它已深陷入牙龈内,应仔细搜寻并取出橡皮圈。此种病例疗效一般均差,常导致拔牙。
四、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齿突然松动,有伸长感,不敢对𬌗,叩痛 (++) ~(+++)。至牙槽脓肿阶段,根尖部和龈颊沟红肿、波动。这种主要由龋齿等引起的牙髓和根尖感染,在急性期过后,牙多能恢复稳固。
慢性根尖周炎,在根尖病变范围较小时,一般牙不太松动。当根尖病变较大或向根侧发展,破坏较多的牙周膜时,牙可出现松动。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咬合不适感或反复肿胀史,有的根尖部可有瘘管。牙髓无活力。根尖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可用X线检查来确诊。
五、颌骨骨髓炎
成人的颌骨骨髓炎多是继牙源性感染而发生,多见于下颌骨。急性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寒战、头痛,白细胞增至 (10~20)×103/L等。局部表现为广泛的蜂窝织炎。患侧下唇麻木,多个牙齿迅速松动,且有叩痛。这是由于牙周膜及周围骨髓腔内的炎症浸润。一旦颌骨内的化脓病变经口腔黏膜或面部皮肤破溃,或经手术切开、拔牙而得到引流,则病程转入亚急性或慢性期。除病源牙必须拔除外,邻近的松动牙常能恢复稳固。
六、颌骨内肿物
颌骨内的良性肿物或囊肿由于缓慢生长,压迫牙齿移位或牙根吸收,致使牙齿逐渐松动。恶性肿瘤则使颌骨广泛破坏,在短时间内即可使多个牙齿松动、移位。较常见的,如上颌窦癌,多在早期出现上颌数个磨牙松动和疼痛。若此时轻易拔牙,则可见拔牙窝内有多量软组织,短期内肿瘤即由拔牙窝中长出,似菜花状。所以,在无牙周病且无明显炎症的情况下,若有一或数个牙齿异常松动者,应提高警惕,进行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颌骨中的肿物。
七、其他
有些牙龈疾病伴有轻度的边缘性牙周膜炎时,也可出现轻度的牙齿松动,如坏死性龈炎、维生素C缺乏、龈乳头炎等。但松动程度较轻,治愈后牙齿多能恢复稳固。发生于颌骨的组织细胞增生症X,为原因不明的、累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学表现的疾病。当发生于颌骨时,可沿牙槽突破坏骨质,牙龈呈不规则的肉芽样增生,牙齿松动并疼痛,拔牙后伤口往往愈合不良。X线表现为溶骨性病变,牙槽骨破坏,病变区牙齿呈现“漂浮征”。本病多见于10岁以内的男童,好发于下颌骨。其他一些全身疾患,如Down综合征、Papillon-Lefevre综合征等的患儿,常有严重的牙周炎症和破坏,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牙周手术后的短期内,术区牙齿也会松动,数周内会恢复原来动度。
用镊子夹持病人前牙的切缘或将镊尖置于磨牙牙合面的窝沟处,做唇(颊)舌(腭)及近远中方向的摇动,被检牙或邻近牙随之出现晃动。如单牙松动见于牙周膜充血、水肿、牙槽骨破坏等病变(急性牙周膜炎、创伤性咬合、牙挫伤、牙龈瘤等)。如多牙松动,被摇动的牙齿松动,余者不松动(见于牙周病、坏死性龈口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不全等);摇动一个牙齿,邻近牙亦随之一起松动,说明牙槽骨破坏(见于颌骨骨髓炎、牙槽骨骨折、牙龈及颌骨的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