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口腔梅毒
口腔梅毒
作者
肖先缜;刘宏伟
概述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初起时即是全身性感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侵犯身体任何组织和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在感染梅毒后的长期过程中,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和反应性的改变,症状可时而出现时而消退。根据传染的经过、临床特点、传染性等各不相同,梅毒可分为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后者又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也有学者将初发感染两年以内者称为早期梅毒感染,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感染两年以上者称为晚期梅毒感染,主要为三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晚期常有心脏、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及眼部等处的病变。各期梅毒和先天梅毒都可出现口腔病损。20世纪90年代后,梅毒在我国发病有大幅度上升,梅毒的口腔表现日益多见,极易被误诊。

病因学

病原微生物是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或感染了梅毒的血液接种传染。16周以后的胎儿可经胎盘传染,发生先天梅毒。

病理学

梅毒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变化。硬下疳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二期梅毒黏膜斑表现为广泛的糜烂溃疡,表面覆盖密集的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组织细胞密集浸润形成的假膜,血管内皮炎症及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彩图1)。橡胶肿则为肉芽组织增生性炎症。

彩图1 口腔二期梅毒斑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梅毒治疗应遵循如下原则:及早治疗、剂量充足、疗程规则、治疗后追踪随访时间足够、对所有传染源及配偶和性伴进行检查和治疗。

1.早期梅毒的治疗(包括一期、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

(1)推荐方案: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d,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15天;或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2~3次。

(2)替代方案:

头孢曲松1g,每天1次,肌内注射,连续10天。

(3)青霉素过敏者选用以下方案:

1)多西环素100mg,每天 2次,连服15天;或

2)盐酸四环素500mg,每天4次,连服15天(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

3)红霉素500mg,每天4次,连服15天。

2.晚期梅毒的治疗(包括三期皮肤、黏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或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和二期复发梅毒)

(1)推荐方案: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d,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20天为1个疗程,也可考虑给予第二疗程,疗程间停药2周;或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2)青霉素过敏者选用以下方案:

1)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连服30天;或

2)盐酸四环素500mg,每天4次,连服30天(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

3)红霉素500mg,每天4次,连服30天。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978-7-117-22975-3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
上一篇:麻风的口腔表现 下一篇:结核病的口腔表现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