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炭疽为一种原发于牲畜的传染病,如牛、马、羊等。人因饲养、屠宰及接触病畜的皮、毛即可被传染。病原为一种革兰阳性杆菌,有芽孢,侵蚀力很强。可由皮肤(或黏膜)直接侵入,形成皮肤炭疽,局部出现灰色水疱,可形成坏死,表面有黑痂,周围有小水疱,基底皮肤呈紫红色,所属淋巴结肿大。皮肤水疱可很大,以至于遍及整个手背,表面极薄易破溃,流出黄色浆液。其中含大量炭疽杆菌,因其侵蚀力强,极易感染,故该病可致局部地区的流行。也可由呼吸道侵入形成肺炭疽,胃肠道侵入形成胃肠型炭疽,细菌侵入血中则形成败血型炭疽,后三型死亡率很高。
口腔表现:口腔原发性炭疽较少见,可因饮用生奶而传染。以唇部为最多,其次可发生于硬腭、软腭、牙龈、舌及颊黏膜,但更为少见。患者可表现为局部疼痛、水肿、牙龈肿胀、疼痛。口腔黏膜可形成水疱,破裂后结痂。X线片可见病灶部位的骨质消失。
作者
肖先缜;刘宏伟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