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牙列缺损
牙列缺损
作者
周书敏;杨亚东
概述

牙列缺损是口腔医学领域中常见的缺损畸形。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上颌或下颌牙列内不同部位及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

生长在牙槽骨内的上下颌牙齿,分别连续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在牙弓内的牙齿紧密排列成为整体,互相支持,保持牙齿在颌骨上的稳定性,发挥最大的咀嚼功能,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及保持颌面部软组织的丰满度,有利于美观。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促进消化,增强全身健康,有助于发音准确清晰。当各种原因造成牙齿缺失后,便形成了牙列缺损,破坏了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不仅影响消化和发音,还由于𬌗关系的紊乱,引起剩余留牙齿的牙周疾患或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紊乱。童年时期的牙齿早失,还可能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

2008年出版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5~74岁年龄组的城乡人口中,牙齿缺失(除第三磨牙以外)的比例为86.1%,但义齿修复率仅为42.0%,其中在所有佩戴义齿的受检者中有24.2%的受检者口腔中至少有一个非正规固定桥修复体。这些调查数字清楚地表明,牙列缺损至今仍然是口腔常见、多发、亟待治疗的疾病之一。

牙列缺损的病因

1.龋病

龋病是造成牙体和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

2.牙周病

患牙周病后,牙周组织逐渐破坏,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或被拔除。牙周病也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外伤

如突然的暴力或跌伤,可使牙齿发生折断或脱落。外伤也可能伴有牙槽骨、颌骨的缺损,修复时,不仅要修复缺损的牙列,还应同时修复牙槽骨和颌骨的缺损。

4.颌骨疾患

颌骨骨髓炎、肿瘤等也是造成牙列缺损的原因之一。小儿慢性颌骨骨髓炎,颌骨破坏损害到恒牙胚时,或由于大块死骨形成,影响到恒牙胚发育时,都可造成恒牙的缺如,形成牙列缺损。颌骨肿瘤可使牙齿松动、移位、脱落,或因肿瘤切除造成牙列缺损。

5.发育障碍

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因内分泌障碍、疾病、遗传、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影响颅面部、颌骨、牙齿的发育。

牙齿的发生、发育过程较长,从胚胎40天左右开始,直到20岁左右第三磨牙萌出时才完成。牙齿的发育过程不仅是长期的,也是复杂的。每个牙齿都经过发生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三个阶段。牙齿长时期的发育过程和机体的内外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影响牙胚的形成,或形成牙胚后又在钙化、萌出过程中遇到障碍而使牙齿钙化不全,或不能萌出,或形成过小、过短牙根等畸形牙,在颌骨内不够稳固,而过早地自行脱落,都可造成牙齿缺失,形成牙列缺损。再如,由于外胚叶发育不全等遗传因素影响,可以造成牙胚缺如而形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

分类

由于牙列缺损的缺牙数目与部位不同,余留牙及对𬌗牙情况各异。牙列缺损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设计、研究与交流。

(一)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

这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方法,由Edward Kennedy于1925年提出,根据牙列缺损的部位,结合局部义齿鞍基与基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第一类:义齿鞍基在两侧基牙的远中,远中为游离端,即双侧游离缺牙。

第二类:义齿鞍基在一侧基牙的远中,远中为游离端,即单侧游离缺牙。

第三类:义齿鞍基在一侧或两侧,鞍基前后都有基牙。

第四类:义齿鞍基位于基牙的前面,即前部缺牙,基牙在缺隙的远中。

(二)应用Kennedy分类的Applegate法则

1.分类应该在拔牙后进行,以免因拔牙改变分类。

2.如果第三磨牙缺失而不修复,则分类时不考虑。

3.如果第三磨牙存在并作为基牙,则分类时应考虑。

4.如果第二磨牙缺失而不修复(如对𬌗第二磨牙同时缺失),则分类时不考虑。

5.以最后部缺隙决定分类。

6.决定分类的主要缺隙以外的其他缺隙以其数目命名为亚类。

7.只计数缺隙的数目,不考虑缺隙的长度。

8.第四类为单个双侧(跨中线)缺隙,因此无亚类。

牙列缺损的影响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牙列缺损的治疗方法

牙列缺损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复治疗方法:

1.固定义齿修复治疗。

2.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

3.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治疗。

4.种植义齿修复治疗。

5.正畸治疗。

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2975-3
上一篇: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