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
(1)矫治器部件黏着在牙齿上,使牙面的某些部位不易清洁,出现菌斑滞留。
(2)上颌前牙远离唾液腺开口,菌斑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不易被唾液成分缓冲。
(3)患者唾液分泌量小,唾液黏稠,影响其缓冲作用。
(4)正畸矫治器的存在,导致致龋菌数量和比例增多,同时龈上菌斑的致龋性增强。
(5)黏着托槽前的釉质酸蚀不当,酸蚀面积过大,会使得没有被托槽覆盖区域的釉质变得粗糙。粘接托槽后多余的粘接剂残留牙面,易造成菌斑滞留。
好发部位
上颌前牙最容易发生釉质脱矿,其中侧切牙的发病率最高。下颌尖牙和前磨牙也是易感牙位。上颌牙齿釉质脱矿的程度要重于下颌牙齿。托槽周围的釉质和托槽龈方的釉质又是好发部位。
患病情况
以往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表明,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高达50%。多数为轻中度脱矿。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