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benign hypertrophy of salivary gland
概述
唾液腺良性肥大以唾液腺非肿瘤性、非炎症性、慢性、无痛性肿大为特点,常见于腮腺,下颌下腺也可以发生。多数患者与全身系统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等;有些与营养不良、肝硬化、慢性酒精中毒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腺泡明显增大,约为正常的2~3倍;腺泡细胞水肿,界限不清,腺泡腔难以辨认,胞核被挤压至基底部;胞浆呈蜂窝状或颗粒状,腺泡细胞顶端的分泌颗粒消失;间质结缔组织水肿或玻璃样变,有的腺泡消失为脂肪组织所代替。
病因学
主要病因可能为:
1.内分泌失调,多见于糖尿病、肥胖症,也可见于青春期、停经期、卵巢摘除术后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2.营养不良:维生素和蛋白质缺乏、酒精性肝硬化等。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精神病药物等。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唾液腺腺泡增大、细胞变大、细胞核位于基底、胞浆有PAS阳性的酶原颗粒。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腮腺造影:表现为体积增大、外形正常。排空功能减缓,分支导管分离较远,这与腺泡增大及间质水肿有关。
2.B超检查: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腮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增强,但无局部回声异常。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腮腺良性肥大无特殊治疗方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常随原发病的好转和加重而消长,但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良好者,多数肿大的腮腺可变小。患者因腺体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肿大的腮腺不变。
局部治疗:患者自行按摩腺体,促进腺体排空。咀嚼口香糖,促进腺体分泌。
作者
俞光岩;吴奇光;邹兆菊
来源
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978-7-117-20683-9,2015.08
口腔颌面部疾病CT诊断学,第1版,978-7-117-10590-3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第1版,978-7-117-23216-6,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