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面斜裂
面斜裂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oblique facial cleft

概述

面斜裂是由于胚胎期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能融合所致的先天性畸形。

类型

属Tisser分类中的第3、4、5号颅面畸形中的面颊部畸形,下面分别加以描述。

在第3号颅面畸形中的面斜裂源于中鼻突、侧鼻突与上颌突的融合后破裂或未融合所致。面斜裂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位于患侧内眦与鼻翼旁,故鼻翼有缺损,鼻翼上移靠近患侧内眦,鼻泪管异常,所以易并发感染。眼部畸形明显,内眦向下移位,下眼睑缺失,影响其对眼球的保护作用。内眦韧带发育不全,且有错位。其骨性裂往往波及到同侧上颌侧切牙与尖牙和梨状孔间。鼻腔与上颌窦无骨性分隔,无上颌骨额突等。

在第4号颅面畸形中的面斜裂,也称颊横裂。位于梨状孔与口角之间,唇弓与人中嵴侧方。从鼻翼外侧向颊部裂开,所以鼻翼形态基本正常。但裂隙有时向内眦方向旋转,终至于下睑。鼻泪管和泪囊,一般无明显异常。内眦韧带的附着与方向也基本正常。其骨性裂也多位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但梨状孔完整,上颌骨的裂隙直至眶下缘和眶底内侧。上颌骨裂向后延伸则形同腭裂。分隔鼻腔与上颌窦的骨板完整。

在第5号颅面畸形中的面斜裂,起于口角内侧,波及至颊部,止于下睑中1/3。裂隙瘢痕牵上唇向上和使下睑向下移位。其骨性裂位于尖牙后的前磨牙区,以及眶下孔外侧和眶下缘和眶底的中1/3,眶内容物可坠入上颌窦内。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采用手术修复缺损,根据畸形程度和缺损范围设计,采用“V‐Y”改形术,局部旋转皮瓣和“Z”成形术等方法进行修复。

2.眶底骨质严重缺损者,行植骨修复。

3.合并泪囊炎者先行泪囊摘除术,可请眼科医师参与或完成矫正眼裂;泪道再造,复位内眦韧带和外眦韧带。

作者
王光和;马莲;孙勇刚
来源
口腔科诊疗常规,第1版,978-7-117-07497-3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第1版,978-7-117-06449-8
中华口腔科学,第1版,978-7-117-04421-7
上一篇:口角裂 下一篇:先天性下唇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