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为面裂的一种,属Tessier7号裂。由于胚胎时期的上、下颌突或两侧发育障碍所致的部分或全部未融合所致。可为单侧或双侧,以男性单侧裂较多见。轻者只限于口角裂,如裂隙超过颊部嚼肌前缘者称面横裂。严重的除口颊畸形外可伴有其他第一、二腮弓畸形,如颜面一侧发育不良、外耳畸形等。裂隙部的黏膜色泽常较红唇为浅。
修复时期的选择与唇裂相同,早期修复可使面颊畸形早期矫正,流涎及吸吮等功能得到恢复,且可预防牙
𬌗畸形。治疗
在手术修复时首先要确定口角的正确位置。单侧口角裂可以健侧口角位置为标准定位。双侧口角裂和面横裂的口角位置可由口角裂隙向外侧画一水平线,再由眼裂中、外1/3交界处向下作垂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修复口角的位置。由于颊黏膜较唇黏膜的色泽稍浅,也可按黏膜色泽做定位参考。手术切开时,按此口角点沿裂隙上、下缘皮肤黏膜交界处作切口,切开皮肤和肌层直达黏膜下层,将黏膜下层皮黏膜瓣翻转缝合作为口腔黏膜,再依次缝合肌肉和皮肤。在裂隙较长的患者,为避免愈合后的直线瘢痕挛缩,可在切口中段做两个附加切口形成对偶三角瓣,按Z成形术原则缝合皮肤层。本手术方法简便,但为达到满意的整形效果,术前定点需准确,切忌口角偏低形成面部不愉快表情。
作者
王光和;马莲;孙勇刚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