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oral and maxillofacial cyst

概述

(一)软组织囊肿

颌面部囊肿有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两大类。软组织囊肿:涎腺囊肿(如舌下囊肿、黏液囊肿和颌下腺囊肿等)和发育性囊肿(如口底表皮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等)。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如根端囊肿、含牙囊肿、始基囊肿和角化囊肿等)和发育性囊肿(如球上颌囊肿、正中囊肿、鼻腭囊肿等)。其中以根端囊肿、黏液囊肿、舌下腺囊肿较多见。

(二)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可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而分类。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的,称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时期面突融合线内的残余上皮所致的面裂囊肿和由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液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称为非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上均比较少见。

类型

(一)软组织囊肿

1.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中医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2.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后者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

3.甲状舌管囊肿

胚胎发育第6周时,甲状舌管自行消失,在起始点处仅留一浅凹即舌盲孔。如甲状舌管不消失时,则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

4.鳃裂囊肿

鳃裂囊肿属于鳃裂畸形的一种。

(二)颌骨囊肿

1.牙源性颌骨囊肿

牙源性囊肿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根端囊肿来源于根尖周肉芽肿,亦可称根尖周囊肿。如果根尖周肉芽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仍残留在颌骨内而发生的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

始基囊肿发生于造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成釉器的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

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但不能解释角化囊肿的含牙率较高,其内容角化物质也与始基囊肿多为清亮液体不同。

2.面裂囊肿

面裂囊肿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于面突性连接处的上皮发展而来,故亦称非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上均比较少见。

3.血外渗性囊肿

血外渗性囊肿主要为损伤后引起骨髓内出血、机化、渗出后而形成,与牙组织本身无关。诸如损伤性骨囊肿、孤立性囊肿等。

分类及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软组织囊肿

1.皮脂腺囊肿

在局麻下手术切除。沿颜面部皮纹方向做梭形切口,应切除包括与囊壁粘连的皮肤。

2.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手术摘除。

3.甲状舌管囊肿

应手术切除囊肿或瘘管。手术的关键是,除囊肿或瘘管外一般应将舌骨中份一并切除。

4.鳃裂囊肿

根治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彻底切除。作第二鳃裂囊肿或瘘手术时应谨慎,勿损伤副神经;行第一鳃裂囊肿或瘘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面神经。

(二)颌骨囊肿

1.牙源性颌骨囊肿

应采用外科手术摘除。

2.面裂囊肿

面裂囊肿主要凭借特定的部位以及与牙的关系,以与牙源性囊肿相鉴别。

3.血外渗性囊肿

血外渗性囊肿仍宜采用手术治疗,以免日久波及有关牙根。其手术方法与牙源性囊肿相同。对血友病引起的外渗性囊肿须在手术前后进行处理,如给予血友病球蛋白注射等,切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
马大权;张建国
来源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1版,978-7-117-19313-9
上一篇:大块骨溶解症 下一篇:颌骨囊肿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