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ascial Space Infection of Maxillofacial Regions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弥散性者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性者称为脓肿。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等化脓菌最多见,但也常伴有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此外,气性坏疽杆菌等厌氧菌亦能引起。因此,临床可分为化脓性及腐败性感染两类。由于菌群交替,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现在临床上所遇到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情况比较复杂,以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为致病菌的急性、单纯性感染仍不少。这些多是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的并发症。这种感染以常规使用抗生素多可奏效。但住院病人的情况就不同了,口腔外科手术后的葡萄球菌属感染,是在医院特殊环境内引起的“院内感染”,这些细菌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治疗上比较困难。住院接受治疗的口腔癌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抗癌药物、激素以及放射治疗,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不全,抵抗力下降。这些患者多数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其所感染的病原菌多半不是毒性强的革兰阳性球菌,而是因正常菌丛关系遭到破坏,使原来非致病菌或低毒性细菌大量增殖而致病。这种感染的病原菌有真菌、厌氧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在治疗上更困难。
牙齿根尖炎症及冠周的炎症扩散到口腔、颌骨间隙形成的化脓性炎症。
除了仔细询问病史,还要作深入的检查,包括一些特殊检查,如X线检查等。发现和去除病源才能根治间隙感染。
1.全身治疗
包括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2.局部治疗
局部早期外敷如意金黄散,脓肿形成后根据不同的间隙感染进行切开引流。对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或坏死性筋膜炎除伤口充分敞开外,要用1%~3%的过氧化氢液冲洗,在口底影响呼吸者需做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