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核病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因感染结核菌而发病。结核病为全身性疾病,各个器官均可发病,而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口腔结核(oral tuberculosis)虽有原发病例,但结核初疮极少见,大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肠结核等。在口腔黏膜多表现为结核性溃疡、结核性肉芽肿。少数口周皮肤的结核性寻常狼疮可向口腔黏膜发展。
病因学
病原菌为结核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往往在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时易被感染而发病。口腔病损多因痰中或消化道的结核菌而引起。
病理学
病变组织中可见结核结节,为一种增殖性病变。结节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其外环绕着多层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多核巨细胞)。最外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成纤维细胞增生。老化的结核结节中细胞成分减少而逐渐形成瘢痕。结节中心的干酪样物质不能被吸收而发生钙化。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全身抗结核治疗,现多采用化疗方案,即几种抗结核药同时应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如同时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还可同时加用链霉素,或再加用吡嗪酰胺等四种药同时应用。亦可选用链霉素、异烟肼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同时应用。用药至少6个月以上。
2.口腔局部除注意控制继发感染及对症治疗外,还可于病损处用抗结核药物。用链霉素0.5g,隔日1次,于病损局部注射。
作者
徐治鸿;胡碧琼;徐岩英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