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ccus stomatitis
中文别名 :膜性口炎;假膜性口炎
作者
徐治鸿;胡碧琼;徐岩英
英文别名
membranous stomatitis;pseudomembranous stomatitis
概述
球菌性口炎(coccigenic stomatiti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为主的球菌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又称膜性口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为主的球菌感染所引起。多为继发感染。
病因学
正常人口腔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细菌,为人群共有常驻菌,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内外环境改变,身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如感冒发热、传染病、急性创伤、感染,以及滥用激素、化疗和放疗后等,口内细菌增殖活跃、毒力增强、菌群失调,即可发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致病为多。
病理学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上皮坏死糜烂,上覆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以及细菌、白细胞等组成的假膜,固有层有大量白细胞浸润。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2.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细菌涂片检查可见大量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口腔护理
可用依沙吖啶清洗口腔。由于引起假膜性口炎的细菌不是厌氧性菌,因此不必用氧化剂,特别是过氧化氢酸性较强,刺激黏膜增加患儿痛苦。2.5%金霉素鱼肝油可促黏膜上皮生长。
2.全身治疗
抗生素口服或静点,可用青霉素、螺旋霉素等。补充维生素B1、B2、C等。
来源
北京儿童医院诊疗常规——口腔科诊疗常规(第2版),第2版,978-7-117-22640-0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29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