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牙龈萎缩
过去曾把牙龈缘位置退向根方而使牙根暴露的情况,称之为牙龈萎缩,它被认为是一种增龄性的生理变化,但从未得到过证实。现在认为它不是牙周组织的萎缩,因为该处牙龈并不出现上皮或结缔组织的萎缩性改变。退缩指的是牙龈缘位置向根方的改变,而非牙龈本身的病理状态。退缩的牙龈组织可以有炎症,也可以健康而无炎症,牙龈退缩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常见的引起牙龈退缩的因素有:
1.不正确的刷牙方法 大幅度横刷法及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洁牙剂的颗粒太粗等。多见于牙弓弯曲区,如尖牙、前磨牙部位,因这些部位牙根较突出,唇侧骨板薄,易受到机械刺激而发生牙龈退缩。
2.患有牙周炎的牙齿,由于牙周袋的形成,上皮附着位置已迁移至根方,但由于袋壁的炎症、肿胀,龈缘的位置仍较高。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手术,或患者改善了口腔卫生,牙周袋壁的炎症消退,即可发生龈缘位置的退缩,牙根直接暴露于口腔中。
3.牙齿位置异常,如偏向颊或舌侧,则该侧牙槽骨板较薄,甚至缺如,其表面的牙龈极易因食物摩擦等机械性因素而发生退缩。
4.唇、颊系带附着位置过于靠近龈缘,或唇、颊肌肉的牵拉作用,可对牙龈发生“剥离”作用,引起退缩。
5.𬌗创伤及过度或不恰当的正畸力使受力一侧的骨质发生吸收,也可出现牙龈退缩,正畸扩弓过程中如果将牙齿推至牙槽突以外,则易发生牙龈退缩。
6.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地用指甲、小刀等器物自伤牙龈,造成个别牙的牙龈形状奇特而不规则的退缩或缺损,甚至骨质暴露。
有人报告,有些高龄者并不发生牙龈退缩,说明不完全是因增龄引起的。有人估计成年后健康牙周组织的增龄变化为每10年退缩0.17mm。如果是这样,自20岁到70岁年间共丧失牙周附着0.85mm,这是微不足道的,不会使人觉察到牙龈的退缩程度。事实上,牙龈在一生中不可能不接受任何机械性刺激,也不可能不存在局部牙龈的炎症。因此,老年人的牙龈退缩绝大多数会伴有局部原因,应予及时找出原因处理。
已经发生的广泛的牙龈退缩,无论有无明确的原因,较难使牙龈和牙槽骨再生而恢复到原有高度。有些发生于儿童萌牙期(由于牙位不正)或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个别牙龈退缩,在建立正常良好的关系后,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已发生的牙龈退缩,主要是寻找其原因并改正之,治疗主要是防止其加重。如消除炎症、对磨损不均匀的牙齿和创伤性咬合关系等进行调𬌗、解除食物嵌塞的原因、纠正偏侧咀嚼、改正刷牙方法及工具等。
对于上、下颌前牙严重的牙龈退缩,牙根暴露而影响美观,而邻牙的龈缘和骨高度正常者,可用各种膜龈手术方法覆盖暴露的牙根面。对于并发的症状,如牙本质敏感、根面龋、楔状缺损等,也应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