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cute apical periodontitis

英文缩写
AAP
概述

急性根尖周炎(acute apical periodontitis,AAP)的初期,表现为浆液性炎症变化,即牙周膜充血,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水肿。这时根尖部的牙槽骨和牙骨质均无明显变化。炎症继续发展,则发生化脓性变化,即急性根尖脓肿(acute apical abscess,AAA),有多形核白细胞溢出血管,浸润到牙周膜组织中。牙周膜中的白细胞被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损害而坏死,坏死的细胞溶解、液化后形成脓液。脓液最初只局限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中,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在根尖附近牙槽骨的骨髓腔中。

病因学

细菌感染常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一些需氧菌的混合感染。牙髓炎和牙髓坏死时,细菌及其毒素和代谢产物经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牙周炎时细菌及其毒素可经深的牙周袋到达根尖周组织。细菌通过内毒素、细菌酶、胞壁成分和代谢产物等的直接抑制、降解和破坏根尖周组织,同时通过诱导炎性介质产生,调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加重组织的破坏。

根管治疗时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引起医源性根尖周炎。如根管内亚砷酸过量或封药时间过长、甲醛甲酚等腐蚀药物放置过多,药物扩散至根尖组织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应用氧化锌、EDTA、过氧化氢和局部麻醉药等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产生过敏性炎症。

跌倒、碰撞、突然咬硬物等所致根尖周组织创伤,根管治疗器械穿出根尖孔和充填物过高致咬合创伤均可损伤根尖周组织,引起或诱发根尖周炎的发生。

病理变化

急性根尖周炎(acute apical periodontitis,AAP)的初期,表现为浆液性炎症变化,即牙周膜充血,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水肿。这时根尖部的牙槽骨和牙骨质均无明显变化。炎症继续发展,则发生化脓性变化,即急性根尖脓肿 (acute apical abscess,AAA),有多形核白细胞溢出血管,浸润到牙周膜组织中。牙周膜中的白细胞被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损害而坏死,坏死的细胞溶解、液化后形成脓液。脓液最初只局限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中,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在根尖附近牙槽骨的骨髓腔中。若炎症继续发展,则迅速向牙槽骨内扩散,脓液通过骨松质达牙槽骨的骨外板,并通过骨密质上的营养孔而达到骨膜下;脓液在骨膜下积聚达到相当的压力时,才能使致密结缔组织所构成的骨膜破裂,然后脓液流注于黏膜之下,最后黏膜破溃,脓液排除,急性炎症缓解,转为慢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减低或脓液引流不畅时,又会发展为急性炎症。

急性根尖周炎的发展过程,大多按上述规律进行,但并非都是如此典型。当脓液积聚在根尖附近时可能有三种方式排出。

1.通过根尖孔经根管从龋洞排脓

这种排脓方式对根尖周组织的损伤最小,但是只有在根尖孔粗大且通畅及龋洞开放的患牙,炎症才容易循此通路引流。

2.通过牙周膜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牙周病的患牙,因根尖脓灶与牙周袋接近,脓液易突破薄弱的牙周膜从此途径排出,常造成牙周纤维破坏,使牙齿更加松动,最后导致牙齿脱落,预后不佳。儿童时期乳牙和年轻恒牙发生急性根尖周炎时,脓液易沿牙周膜扩散由龈沟排出,但是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修复再生能力强,且不伴有牙周疾病,当急性炎症消除并经适当的治疗后,牙周组织能愈合并恢复正常。

3.通过骨髓腔突破骨膜、黏膜向外排脓

这种排脓方式是急性根尖周炎最常见的自然发展过程,脓液必然向阻力较弱的骨髓腔扩散,最终突破骨壁,破口的位置与根尖周组织解剖学的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上颌前牙多突破唇侧骨板及相应的黏膜排脓;上颌后牙颊根尖炎症则由颊侧排脓,腭根由腭侧突破;下颌牙齿多从唇、颊侧突破。牙根尖弯曲时,排脓途径变异较大。脓液突破骨膜后,也可以不突破口腔黏膜而经皮下突破颌面部皮肤进行排脓。下面是四种可能发生的排脓途径(图1):

图1 牙槽脓肿脓液排泄的通道

(1)穿通唇、颊侧骨壁

唇、颊侧的骨壁较薄,脓液多由此方向穿破骨的外侧壁在口腔前庭形成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破溃后排脓于口腔中。破溃于口腔黏膜的排脓孔久之则形成窦道,叫做龈窦。有少数病例不在口腔内排脓,而是穿通皮肤,形成皮窦。下切牙有时可见在相应部位下颌骨的前缘穿通皮肤;上颌尖牙有时在眼的内下方穿透皮肤形成皮窦。

(2)穿通舌、腭侧骨壁

若患牙根尖偏向舌侧,则脓液可由此方向穿破骨壁及黏膜,在固有口腔内排脓。上颌侧切牙和上颌磨牙的腭根尖常偏向腭侧,这些牙的根尖脓肿多向腭侧方向扩张。但腭黏膜致密、坚韧,脓肿不易自溃。下颌第三磨牙舌侧骨板较薄,因此脓液也常从舌侧排出。

(3)向上颌窦内排脓

多发生于低位上颌窦的患者,上颌前磨牙和上颌磨牙的根尖可能突出在上颌窦中,尤其是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二磨牙。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如果脓液排入上颌窦时,会引起上颌窦炎。

(4)向鼻腔内排脓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只有上中切牙的牙槽突很低而牙根很长时,根尖部的脓液才能穿过鼻底沿骨膜上升,在鼻孔内发生脓肿并突破鼻黏膜排脓。

排脓孔久不愈合,特别是反复肿胀破溃者,在急性根尖周炎转为慢性时,便形成窦道。窦道口的位置多在患牙根尖的相应部位,但有时也可以出现在远离患牙的其他牙齿的根尖部,有的窦道口还可以出现在近龈缘处,或与患牙相邻缺失牙的牙槽嵴处。

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学表现为根尖部牙周组织中显著充血,有大量渗出物,并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脓肿的边缘区可见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集聚,周围有纤维素沉积形成包绕屏障。当脓液到达骨膜下时,局部有较硬的组织浸润块。脓液从骨质穿出后,相应部位的软组织出现肿胀,即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炎症,称为蜂窝织炎。如上切牙可引起上唇肿胀;上颌前磨牙及磨牙可引起眶下、面部肿胀;下颌牙齿则引起颏部、下颌部肿胀;有时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周化脓性炎症可引起口底蜂窝织炎。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原则

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是消炎止痛,症状缓解后采用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消炎止痛的措施为:调整咬合,使患牙脱离对合接触;用手指扶住患牙开髓 (轻柔操作以减轻振动)、拔髓,用消毒液(如:次氯酸钠)浸泡、冲洗根管,准确测量工作长度后,可用小号根管器械于根尖狭窄部轻穿刺根尖孔,使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渗出液通过根管引流,缓解压力;有条件时可完成根管预备,再用固醇类(如氢化可的松)加广谱抗生素(如金霉素)糊剂封入根管并使药物接触根尖组织,有助于局部的抗炎;或擦干根管,在髓腔中放置一个松软的棉球,暂封洞口,使根尖周的炎症有引流的空间。如果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在复诊时根据情况行根管清洗换药或开放髓腔。但后者,口腔细菌可能会进一步污染患牙根管,进而形成顽固性生物膜,影响治疗效果。在口腔局部处理的同时,应全身给予抗生素、抗炎药及止痛药物,还可辅以维生素等支持疗法。

若为骨膜下脓肿或黏膜下脓肿,临床上已检查出有根尖部的波动感,除上述处理外,还应切开脓肿以便脓液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从浆液期到化脓期的三个阶段是一连续的发展过程,是移行过渡的,不能截然分开,临床上只能相对地识别这些阶段,选用对应的消炎措施。例如骨膜下脓肿的早期,也可能是根尖脓肿的晚期,如尚未发现明显的深部波动感时,可采用开放髓腔或环钻术来引流根尖部骨质内的炎症渗出物或脓液。

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与急性根尖周炎同。

作者
岳林;王满恩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
上一篇:根尖周组织疾病 下一篇:慢性根尖周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