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hronic closed pulpitis

作者
岳林;王满恩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牙髓病的治疗原则

牙髓病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牙髓组织病变是否可恢复正常而制定。如果患牙能够通过适当的处置,临床症状消除,牙髓组织得以保存并继续行使其营养、防御、修复、再生等功能,则保存活髓是首选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最为理想的治疗结果。但是成人的牙髓炎患牙保存活髓治疗的适应证极为狭窄,由于牙髓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牙髓一旦罹患炎症很难恢复正常,病理变化持续发展并最终走向组织坏死,患牙的临床症状也长期存在,经保守治疗不能恢复正常。此时则不能保存活髓,应通过将病变牙髓摘除以保存患牙,达到维护咀嚼器官的完整性且保持其行使良好的功能的目的。临床治疗时,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所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保存活髓 去除病源,护髓安抚。

2.保存患牙 ①缓解急症:摘除牙髓,引流止痛;②控制感染:消除感染源,杜绝再感染。

3.修复牙体缺损,恢复患牙的形态和功能。

一、保存活髓

牙髓炎时,最理想的治疗是使炎症消除,牙髓恢复健康状态,这样就可将具有生活状态牙髓的患牙保存下来。然而,牙髓和牙髓腔的增龄变化对炎症的转归和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年轻恒牙在牙髓处于炎症的早期阶段时,若及时采取保存活髓的治疗措施较容易保存活髓。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髓腔、根尖孔逐渐缩小,牙髓活力也逐渐减退,老年人的牙髓还多有退行性变,这时即使是在炎症早期,保存活髓也极为困难。

在临床上,成年恒牙牙髓病中唯有可复性牙髓炎可行保存活髓的治疗,通过除去病因、隔绝刺激、保护牙髓,牙髓的充血性病变可自行恢复。如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可在除去龋坏牙本质后采用间接盖髓术。对于外伤造成牙体折断近髓者,可先行氢氧化钙制剂护髓,玻璃离子水门汀覆盖折断面,待症状消失后再行修复治疗。对𬌗创伤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可进行调𬌗处理。

二、保存患牙

在不能保存健康生活牙髓时,应当尽力保存患牙。对于牙髓炎,在不能消除炎症时应采取控制感染并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到根尖周组织的措施,以使患牙能够无害地保存下来。而牙髓感染坏死后,牙髓腔即成为自身防御功能所不能达到的死腔。对于这种感染根管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彻底消除来自根管的感染源,除去对机体的威胁;同时严密地封闭根管死腔,杜绝再感染的条件,给血运丰富、再生力极强的根尖周组织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其免疫功能的有利环境,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

(一)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原则

1.摘除炎症牙髓,消除疼痛症状。

2.有条件者一次完成根管治疗。

3.无法当天完成根管治疗时,可于摘除牙髓的髓腔中放置消毒药物,尽快约诊完成根管治疗。

4.在摘除牙髓和实施根管治疗时,应采用橡皮障隔离患牙,防止感染进入髓腔深部。

5.逆行性牙髓炎患牙,应首先根据牙槽骨破坏的程度评估患牙可否保留,如能予以保留,则需在根管治疗的同时行牙周系统治疗。

(二)牙髓钙化的治疗原则

1.牙髓钙化多与牙髓炎症伴发,导致髓腔闭锁,根管狭窄、阻塞,给根管治疗造成困难,临床可采用显微超声技术完成治疗。

2.如临床上确诊患牙因髓石引起疼痛,则需去除髓石,摘除牙髓并完成根管治疗。

(三)牙内吸收的治疗原则

首选根管治疗术,术中应注意彻底除去肉芽性牙髓以免其继续吸收髓腔壁,可在机械方法摘除牙髓后,用5.25%次氯酸钠浸泡髓腔,再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可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的效果。若髓腔壁吸收过多甚至有穿孔时,易发生病理性根折,可采用生物水泥(如MTA)或生物陶瓷(如iRoot)等生物活性材料试行修补损伤的根管壁。若破坏严重,应当拔除患牙。

(四)牙髓坏死的治疗原则

牙髓坏死时根管深部已呈感染状态,治疗方法首选根管治疗,治疗中更要强调对感染的防控。

概述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为牙髓病中最常见的一型。主要表现为患牙遇温度刺激时疼痛,此种激发痛有放射到患侧头部、颌面部较广区域的特性,且在刺激除去后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可有自发痛,但不明显,发作也不频繁;一般多为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2975-3
下一篇: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