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wedge shaped defect

作者
张清;王嘉德
概述

牙齿的唇、颊或舌面牙颈部的硬组织在某些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丧失,形成的两个光滑斜面组成楔状缺损(wedge shaped defect)(图1)。

图1 楔状缺损

A.全口多发的唇、颊侧楔状缺损;B.舌侧的楔状缺损

病因学

楔状缺损的发生和发展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不恰当的刷牙方法

唇(颊)侧牙面的横刷法是导致楔状缺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根据为:①此病不见于动物;②少发生在牙的舌面;③不刷牙者很少发生楔状缺损;④离体实验横刷牙颈部可以制造典型的楔状缺损,且为旋转法刷牙所造成牙体组织磨损量的2倍以上。

2.牙颈部结构

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是整个牙齿中釉质和牙骨质覆盖量最少或无覆盖的部位,为牙体结构的薄弱环节,加之牙龈在该处易发生炎症和萎缩,故该部位耐磨损力最低。

3.酸的作用

龈沟内的酸性环境可使牙颈部硬组织脱矿,受摩擦后易缺损。唾液腺的酸性分泌物、喜吃酸食、唾液pH值的变化、胃病返酸等均与缺损的发生有关。

4.应力疲劳

牙齿萌出至建立咬合关系后,即开始承受咀嚼压力。根据断裂力学理论,牙齿硬组织中长期应力集中的部位可以产生应力疲劳微裂,导致硬组织的损伤甚至断裂。已有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当给牙齿与牙长轴呈45°角方向的载荷时,颊侧颈部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模拟 𬌗 𬌗力疲劳的人牙离体实验已证明在实验牙颊舌向纵剖面的颊半侧颈部牙本质中,用扫描电镜见到多条方向一致的细微裂纹,而其他处无类似发现;该实验还表明横刷牙、酸蚀和 𬌗 𬌗力疲劳三因素作用的积累与协同导致了实验性楔状缺损的发生,其中 𬌗 𬌗力因素对楔形缺损的形成和加深起了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楔状缺损的患病与咬合力的增加和积累关系密切,与患牙承受水平 𬌗 𬌗力和创伤 𬌗 𬌗力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防治原则

1.消除病因

检查 𬌗 𬌗干扰并行调整,改正刷牙方法。

2.纠正口腔内的酸性环境

改变饮食习惯,治疗胃病,用弱碱性含漱液漱口,如2%小苏打溶液。

3.修复缺损

患牙出现缺损必须进行修复,黏结修复效果好。

4.对症治疗

出现其他病症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
上一篇:磨牙症 下一篇:酸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