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familial dysbetalipoproteinemia

中文别名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作者
王敏;廖二元
英文缩写
FD
概述

家族性β脂蛋白血症(familial dysbetalipoproteinemia,FD)最突出的表现是患者的浆中存在富含胆固醇的β-极低密脂蛋白(β-low density lipoprotein,β-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电泳时常移至β位置,而不是正常的前β位置,这种VLDL为称为β-VLDL,所以称本症为β脂蛋白血症。此症又名高脂蛋白血症Ⅲ型(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Ⅲ,HLP)。临床特征包括特征性的“手掌褶纹黄色瘤”、过早的动脉粥样硬化或常规筛查时发现的无症状性的高脂血症等。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生率为1/10 000,在北美和欧洲人群中,大约1%为apo E2/E2携带者,所有apo E2/E2携带者血浆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β-VLDL。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apo E2/E2携带者并不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仅2%的apo E2/E2携带者发生明显的高脂蛋白血症。由此,估计人群中家族性血β脂蛋白异常症发生率为1/500 000。

发病机制

家族性β脂蛋白血症主要起因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的缺陷,apo E由31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6 154Da,分布于乳糜微粒、VLDL、LDL,具有识别LDL受体的功能。apo E结合血浆中外源性脂类形成的乳糜微粒及VLDL运输至肝脏,与其脂蛋白受体连接进入肝脏进行代谢。APOE基因位点有同工型(isoform)等位基因,其中主要为E2、E3、E4三种,区别在于第112位/158位的氨基酸不同。E2为半胱氨酸/半胱胺酸,E3为半胱胺酸/精氨酸,E4为精氨酸/精氨酸。E3为正常同工型,E2为158位精氨酸为半胱氨酸取代,E4为112位半胱胺酸为精氨酸取代。E2蛋白虽与E3仅有一个精氨酸的差别,但却能使apo E与载脂蛋白受体连接能力降低,使血浆乳糜微粒及VLDL不能及时运输和清除而滞留血管内,造成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E4不造成病状。

遗传学

β脂蛋白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APOE基因突变可造成apo E蛋白缺陷,使与肝细胞受体连接能力降低,造成严重高脂血症。除apo E2/E2携带者发生FD之外,已报道某些罕见的apo E突变者亦会发生FD,并表现为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这些罕见的apo E变异者发生FD是属于显性遗传。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同时升高,血胆固醇约9.1~10.4mmol/L,甘油三酯7.8~18.2mmol/L,一般可通过测定两者的比值来反映VLDL中含胆固醇酯量的程度,VLDL中胆固醇与血浆甘油三酯比值大于0.3对FD几乎有确诊意义。大于0.28提示可能为FD。VLDL-C升高,与总TG之比值≥0.3(mg/mg),有诊断意义。VLDL-胆固醇/VLDL-甘油三酯(mmol/mmol)比值≥1亦有诊断价值。

2.血脂蛋白谱 血浆脂蛋白电泳分析示β脂蛋白与前β脂蛋白融合的宽β带。家族性血β脂蛋白异常症的特征性血浆脂蛋白谱改变是:①VLDL显著升高;②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也明显升高;③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④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或无明显变化。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本病患者对治疗反应通常较好,如通过饮食治疗或同时纠正共存的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肥胖、没有控制的糖尿病和过量饮酒等),可使病情迅速好转。一般来说,治疗高脂血症首先考虑饮食疗法,其基本方法是对超体重者限制热量摄入、并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这一原则对本病患者同样适用。儿童没有用药物治疗的经验。成人若6个月的饮食治疗不能使血脂浓度降低至正常,则应开始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烟酸类、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酸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Statin类)、纤维芳酸类和鱼油等证实有效,但有时需要综合治疗。

预防

1.发现疾病及早采用饮食调整或药物治疗。

2.对有本病家族史的成员可进行DNA分析,并对其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家族成员DNA分析也可检出杂合子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

来源
临床遗传代谢病,第1版,978-7-117-20728-7
上一篇: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 下一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