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医源性非药物性内分泌疾病
医源性非药物性内分泌疾病
概述

针对内分泌腺体的手术治疗或其他非内分泌腺体的手术不但影响支配内分泌腺体的血管神经,也可致内分泌腺缺血、坏死及功能受损,使受损腺体激素分泌障碍而发生相应的内分泌功能减退。

类型

一、肾上腺手术诱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最常见的是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本应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行次全切,而进行了双侧肾上腺全切术后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可逐渐出现,实验室检查示血糖和血钠降低,血浆皮质醇、尿17-OHCS和17-KS减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也可在应激状态下突然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心悸、高热和休克等。出现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可口服泼尼松,以1日剂量的2/3上午补充,下午补充1/3的日用量,在应激或感染等情况下酌情加量。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通常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300mg,必要时肌内注射醋酸去氧皮质酮2~3mg,如血压不升可给予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给氧,输血,病情稳定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目前因肾上腺增生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患者采用自体或异体肾上腺移植或带蒂肾上腺背部皮下移植,可避免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

二、甲状腺手术诱发甲亢危象/甲减/甲旁减

甲亢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未控制下实行外科手术治疗或甲亢未控制时行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使大量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升高,可发生甲状腺危象。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肿而行甲状腺次全或全切术,致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时过多切除甲状腺及其包膜,或在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或颈部根治术时,为求手术彻底,有意切除被癌所浸润的甲状旁腺但未仔细保护正常的甲状旁腺或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实质内(解剖变异率达2%~4%),在甲状腺切除时一并切除甲状旁腺;或因手术损伤、结扎了供应甲状旁腺血液的血管而引起甲旁减。在主干结扎了甲状腺上、下动脉后,或甲状腺术后损伤其与咽、喉、气管和食管的吻合支,使甲状旁腺无供血来源。依甲状旁腺损伤和代偿的程度,临床可分为暂时性、永久性和隐匿性甲旁减3种。甲状腺手术时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可造成患者搐搦或残废(白内障失明,影响劳动和生活)。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可因喉痉挛窒息,晚期可因长期低血钙或治疗不当造成的并发症死亡。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强调保护甲状腺侧叶后包膜的完整,游离侧叶时,切忌过于偏后和偏内。对混合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应较多留有靠近包膜的腺体,在腺体残端组织中摘除遗留的小结节。缝合残余腺体时,如缝针过深和过多分离后包膜,可损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应尽量避免。

 术者要熟悉解剖标志,熟悉甲状旁腺的大小、形态、颜色、位置及可能的变异,术中随时警惕与保护,手术操作应轻巧,处理血管须妥善。误切的甲状旁腺应植入颈部肌肉中。

三、医学干预引起性腺功能障碍

多见于泌尿系和盆腔手术及其他的腺体手术、放疗或化疗。偶见于放射治疗所致的下丘脑-垂体损伤,部分表现为全垂体功能减退,部分表现有LH/FSH缺乏。放射线通过离子化正常与肿瘤细胞的DNA而发挥治疗作用。放射线破坏细胞DNA的空间结构或产生自由基,导致细胞死亡,离子化放射线也引起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变性、脱髓鞘和死亡。

1.阴茎手术

用于Peyronie病治疗的皮片修复片(斑块切除后),可产生良好的整形效果,但术后阳痿发生率高达12%~100%,静脉瘘是手术后阳痿的器质性原因,其有效的矫治方法为背深静脉结扎。另外,一些阴茎弯曲的矫正手术也可以造成这种并发症。阴茎尿道海绵体转流术(用以治疗阴茎持续勃起),通常形成暂时性瘘而致阳痿。

阴茎假体植入术虽然能够使阳痿患者成功地进行性交,然而一旦取出假体,原有的勃起障碍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失去自发勃起的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安放假体前,海绵体扩张及假体长期的理化作用,造成海绵体的损害和纤维化所致。如伴有感染,则海绵体的病变将会加重。

2.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所致睾丸萎缩

睾丸的血液供应除精索内动脉外,还有输精管动脉和提睾肌动脉供给,切断精索内动脉一般不致引起睾丸缺血和萎缩。但当其他动脉代偿不全,加之对侧睾丸功能减退症时,损伤精索内动脉可引起静脉曲张侧睾丸萎缩。因此,在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时剪开精索筋膜后,在不刺激情况下首先辨认位于精索后部的精索内动脉,以免刺激引起动脉痉挛变细,造成识别困难,精索内动脉细、壁厚、色白和可见跳动,触之较硬并有搏动,痉挛时可局部解除痉挛。确定精索内动脉后,先将其与静脉分离,保护,再游离精索内静脉,则可防止损伤动脉。

 3.尿道手术

 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开放手术,无论是直接吻合法、套入法或“皮片”技术都可能造成游离尿道时或切除瘢痕时血管神经束或海绵体组织损伤,从而导致勃起障碍。

 外括约肌切断术用于一部分截瘫患者排尿困难的治疗,括约肌两侧切断术后阳痿,这与外括约肌外侧的海绵体神经受损有关,而改作腹侧或背侧切断则可避免。

4.前列腺手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后阳痿的发生率与手术方法有关: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高达29%;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达16%;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达4.5%。前列腺术后阳痿不仅取决于外科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除病理因素、患者的年龄和其配偶的因素外,还可能是前列腺神经结构损伤造成静脉瘘的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并发阳痿主要源于心理性和器质性两方面原因。TURP术后主诉勃起障碍患者的15.6%并无血管损害,海绵体神经在相当于前列腺尖部的前列腺包膜时钟5点和7点处经过,因而可认为TURP术后阳痿源于电切至前列腺尖部包膜时神经结构受到医源性热损害。

5.膀胱手术

膀胱颈手术不慎影响交感神经传导引起逆行射精,经典的肾上腺能兴奋剂和抗胆碱能药(溴苄吡啶)能改善这一症状。根治性膀胱切除或全膀胱切除术后阳痿发生率由于采用神经保护技术而明显下降,根治术后丧失性功能的患者大多阴茎血压显著降低,推测可能存在动脉受损,因此强调保护神经的同时还要保护血管。

 6.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据报道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70%~100%有射精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扫除了节后交感神经纤维;而改良的单侧手术可使50%~80%患者的射精功能得到保护,术中电刺激诱发射精有助于辨认交感神经纤维,以便保护。

7.肾移植

Gittes和Waters报道行第二次肾移植术后,大约1/3的患者发生永久性勃起障碍,可能与髂内动脉结扎和后腹膜广泛游离有关。而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肾移植术后一段时间内勃起障碍可能与大量应用抗排斥反应和抗高血压药物有关,但70%~80%的患者能恢复。行肾移植的慢性肾衰者,如术后肾功能维持3年以上,其性功能大都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为了不减少术后阴茎的供血,有人主张移植肾动脉与髂内动脉作端侧吻合。此外,肾移植后大量使用抗排斥反应药物常导致器官功能损害,需要克服目前的抗排斥药物滥用现象。

 8.内分泌腺手术

 手术、化疗和放疗可造成卵巢、睾丸、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减退症,或引起下丘脑-垂体轴的破坏,从而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和女性闭经,如有相应腺体激素的减少应作相应补充或替代治疗。

作者
王平芳;杨琳
来源
内分泌代谢病学,第3版,978-7-117-15115-3
上一篇:药源性内分泌疾病 下一篇:与言语不慎有关的内分泌疾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