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Lead and its Compound Poisoning
铅(Lead)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接触过多可发生铅中毒。纯铅质软,加热到400~500℃时即有大量铅烟逸出。开采铅矿、地下水、冶炼、生产合金、铅字、蓄电池、电缆和电焊等可发生中毒。日常生活铅壶饮酒,用里层涂铅的容器盛食物、饮料或油可食入过量铅。铅的化合物如铅丹、黄丹、障丹和黑锡丹(硫化铅)等亦作为药物使用。铅在男性生殖器官中蓄积,导致不育。
短时间接触大量铅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多见于口服含铅药物、含铅饮料或饮用铅锡合金酒壶盛的酒等非职业性急性铅中毒。职业性急性铅中毒少见,工业生产长期接触铅可发生慢性中毒。
金属铅(粉)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1000mg/kg,豚鼠腹腔注射最小致死剂量(MLD)为100mg/kg。人可溶性铅中毒量约为2~3g,致死量约50g。四乙基铅大鼠经口MLD为17mg/kg,吸入LD50为79.37mg/m 3。豚鼠敷皮MLD为990mg/kg。如空气中浓度达100mg/m3,吸入1小时即可造成中毒。低于75μg/m3,可安全接触8小时。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急性中毒以后者为主。无机铅一般不经完整的皮肤吸收。铅可由尿和粪便排出体外,铅能通过胎盘,也能从乳汁排出。
铅进入细胞内起原浆毒作用,能抑制细胞内各种含巯基的酶活性,使细胞代谢障碍和结构受损,以肝、肾和脑的病理改变最为显著,可有肝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呈灶性坏死、水肿及血管损害等。铅可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并有溶血作用。
四乙基铅是神经性毒物,在生产、保管和运输中如大量吸入,可致中毒。主要经呼吸道吸收,亦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四乙基铅在肝细胞微粒体中降解为毒性更大的三乙基铅,主要分布于脑组织中,抑制脑细胞的糖代谢,导致脑细胞能量缺乏和缺氧,发生充血、水肿、出血、神经细胞变性,肝、肾也可受损。此外,四乙基铅可抑制单胺氧化酶,使5‐羟色胺在大脑积聚,而引起中毒性神经精神症状。
正常人每日由食物摄入铅约300μg,吸收10%,每日由呼吸道吸收30~40μg,吸收快而完全。成年人体内总铅含量130mg,其中90%以上存在于骨内。进入血液中的铅90%以上与红细胞结合,在红细胞内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时铅迅速被组织吸收,分布于肝、肾、脾、肺和脑中,其中以肝和肾浓度最高,几周后铅离开软组织进入骨组织内储存。食入的铅大部分由粪排出。正常人每日尿铅10~53μg,平均30μg,铅也由乳汁、汗液和唾液排出。血铅的半衰期约19天,软组织和快速交换的骨铅约21天,骨骼铅约20年。铅与大分子中的巯基有强亲和力而干扰其生理功能;铅可以模拟或抑制钙的生理功能。铅直接作用于睾丸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节功能,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影响。直接作用表现为精子的质和量的改变(如精子数目减少和精子畸形率增高),长期接触铅者,血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降低,直接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而引起精子数目减少;琥珀酰脱氢酶的活性也受抑制,精子能量生成障碍,精子活动能力下降。长期接触铅的女工在排卵期FSH明显降低,在月经期和黄体期LH明显升高;雌二醇(E2)在排卵期明显降低,而在卵泡期则相反。铅亦可透过胎盘,对胚胎和胎儿具有毒性作用。
1.实验室检查
尿铅超过0.3mg/L,血铅超过0.3mg/L,可考虑中毒存在。红细胞和碱粒红细胞增加,尿粪卟啉半定量强阳性,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增高,尿氨基乙酚丙酸(ALA)增高。四乙基铅急性中毒初期可有尿铅增高,可达0.08mg/L以上。
2.毒物鉴定
现场空气中铅用去铅处理的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样,酸洗后用原子吸收检测。尿中铅和血中铅的测定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四乙基铅中毒现场空气用一氯化碘的盐酸溶液吸收,使有机盐转变成无机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溶液中的无机铅含量。
1.急救
误服铅化合物时,立即催吐、洗胃和导泻。小儿可口服吐根糖浆10~15ml。用1%硫酸镁或硫酸钠溶液洗胃,以形成难溶性硫酸铅而阻止吸收,并给予蛋清液或牛奶保护胃黏膜或沉淀铅,再用硫酸镁20~30g导泻。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中毒环境,脱去污染的衣物、鞋、帽等,依次用汽油或煤油、酒精擦拭被污染的皮肤,然后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干净。
2.驱铅疗法
尽快应用络合剂进行解毒治疗。目前仍首选依地酸钙钠,0.5~1.0g/d加入25%~50%葡萄糖液40~6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也可分几次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时可加2%普鲁卡因2ml,以减轻局部疼痛。或用二巯丁二钠1.0g/d,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临用时配成5%~10%溶液,缓慢静脉注射。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0.5~1.0g/d,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驱铅连续用药3~4天为一疗程,疗程间相隔3~5天,根据尿铅量和病情决定疗程数,一般治疗4~6个疗程,中毒症状可较快好转或基本恢复正常。必要时间歇1~3个月后,再行驱铅治疗。对有肾脏损害者,可酌情减少药物剂量。
3.特殊解毒剂
四乙基铅中毒时可用盐酸半胱氨酸(巯乙胺)静脉缓慢注射200~400mg/d或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亦可肌内注射。症状改善后酌情减量,并根据病情决定疗程长短。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者不宜使用。注意本药若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抑制。
4.对症及支持疗法
腹绞痛发作时,可肌内注射阿托品0.6~1mg或山莨菪碱10mg,同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针灸、口服钙剂等。急性铅脑病应绝对卧床休息,颅压增高时可用甘露醇脱水和糖皮质激素治疗3~5天,至病情平稳,惊厥发作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安定)等,以迅速控制症状。其他对症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肝。中毒性贫血随着驱铅治疗可逐渐恢复,不宜用铁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