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石墨尘肺
石墨尘肺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graphite pneumoconiosis

概述

天然石墨是一种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碳排列为4层六角形的层状晶体结构,比重2.1~2.3,广泛分布于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如片麻岩、石英岩及大理岩中,各矿石的石墨含量差异很大,一般为4%~20%,常混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矿物质,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5%~49%。因此,采矿工人接触上述岩石粉尘后,可能患石墨矽肺(游离SiO2>5%),甚至可能患矽肺。

合成石墨则是用无烟煤或石油焦炭,在电炉中经2000~3000℃的高温处理制得,石墨含量在90%左右,而游离SiO2含量多在0.1%以下。

石墨尘肺是指长期吸入石墨粉尘所引起的一种尘肺,多发生于石墨工厂的工人,发病工龄多在20年以上。其临床症状多较轻微,进展缓慢,早期仅有咽干、咳嗽、咳痰,痰呈黑色,有并发症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检查可有以阻塞性为主的通气功能障碍和肺气肿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见中、下肺区出现“s型”不规则小阴影和“p型”类圆形小阴影,密度较低;纹理常增多,肺门阴影密度可增高,但明显增大者少见;少数病例可出现肺气肿和灶周气肿。

病因学

石墨的接触机会主要可见于石墨矿的开采或人工合成行业,以石墨为原料或添加剂的生产行业,以及使用石墨制品的部门。在石墨矿的开采过程中,爆破、采掘、运矿、碎矿、选矿、烘干、筛粉和包装等工序均可能接触较高浓度的石墨粉尘;使用石墨为原料制造上述各种石墨制品的过程可接触石墨粉尘;还有使用石墨作为钢锭涂复剂、铸模涂料,以及原子反应堆、原子能发电站、火箭、导弹等的建造和生产过程中均可接触到石墨粉尘。

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但多年来国内外多项实验研究认为,石墨属于轻度危害的惰性粉尘,而石墨中所含的游离SiO2在石墨粉尘的致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含游离SiO2<0.5%的石墨粉尘,基本上无致纤维化作用,而含2%游离SiO2的石墨粉尘,则可导致纤维化结节。一般认为石墨尘肺的发病机理与煤肺相似。

病理学

病理表现类型属尘斑型尘肺,酷似煤肺。肉眼观察胸膜表面有密集的、大小不等的灰黑色至黑色斑点,触摸有颗粒感,但不硬。肺切面可见直径0.3~3mm大小的石墨尘斑,广泛肺间质增厚增宽,可见肺气肿和胸膜粘连。肺门淋巴结呈黑色,轻度增大和变硬。显微镜下观察,早期在细支气管、肺泡、肺小血管周围有石墨尘和吞噬了石墨的肺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石墨粉尘细胞灶,进一步演变成石墨粉尘纤维灶,病灶周围可见肺气肿,灶内可见网状纤维,少量胶原纤维。晚期广泛肺弥漫间质纤维化,有时可见到星形石墨小体,以石墨粉尘为中心,外面包裹一层金黄色含铁蛋白质所组成的衣膜,普鲁士蓝染色阳性。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煤肺相似,以“p”小阴影为主,有时可见到少量的“s”小阴影,少数患者胸片可见到“t”或“q”小阴影,密度低,以中下肺区为多。如发现较粗大的“r”小阴影,则多数与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岩石粉尘有关。约半数患者肺门阴影密度增高,少数患者有轻微肺气肿,肋膈角变钝和胸膜增厚改变。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诊断为石墨尘肺的工人应停止接尘工作,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安排不接尘作业,或者休息疗养,同时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停止接尘后,症状有所缓解。

作者
徐希娴;赵金垣
来源
呼吸病学,第2版,978-7-117-15797-1
胸部疾病少见CT征象分析,第1版,978-7-117-08482-6
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1版,978-7-117-13486-6
上一篇:炭黑尘肺 下一篇:云母尘肺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