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英文缩写
MCTD
概述

1972年Sharp首先报告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故也称为Sharp综合征,MCTD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病(SSc)、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混合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其中任一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且血液中有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U1RNP)。早期的报告认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内脏损害、特别是肾脏病变不多见,且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较佳。然而,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肾脏侵犯并不少见,约占20%~30%,如合并多脏器侵犯,尤其是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心律失常时,则预后较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否是一独立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尚未达成共识。随着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研究的深入,现在认为MCTD是一独立性疾病,是具有两种以上结缔组织病(包括SSc、RA、SLE、PM/DM等)共同表现的综合征。随访表明部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以后可发展为SLE、SSc、SS等,故也有人认为MCTD是一种非独立性疾病,MCTD是SLE、SSc或PM的一种亚型,或是一种有特色的未分化的结缔组织病。

MCTD的发病年龄从4~80岁,平均为37岁。大约80%为女性。目前还未发现不同种族间发病的差别,国内MCTD的患病率尚未见报道。

MCTD的肺部改变常见,约30%~85%患者可出现肺部受累表现,较其他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部病变要高。早期可能仅有肺功能障碍,若不详细检查,则不易发现。通常MCTD的主要肺部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30%),肺实质损害、肺血管病变(肺动脉高压占15%~30%)。还有1/3表现为胸膜炎,常为双侧胸腔积液(表1)。MCTD的大部分肺部临床表现与SLE和PM/DM的肺部表现相似。MCTD肺部病变患者大多没有症状,症状的出现常表明肺损害已比较明显。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膜疼痛和音,肺动脉高压形成后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病理可见肺间质弥漫性炎症和纤维化,肺泡壁有CIC沉着,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肺动脉血管内膜增生和黏液瘤样变化。约30%患者出现胸部X线改变,17.9%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呈细网状阴影,主要见于中、下肺野。82%的MCTD患者可有肺功能障碍,主要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39.3%的患者DLCO<70%以下。现将MCTD的主要肺部表现简述如下。

表1 MCTD的肺部表现

一、肺部间质性病变

MCTD合并肺部间质性病变患者的平均年龄约为42岁(19~67岁),女性多见。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有:SLE、SSc和PM/DM等。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和咳嗽。

MCTD患者的肺实质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其异常改变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类似。MCTD合并肺间质病的发病机制与SLE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几乎一致。肺组织的组织学改变有:肺泡间隔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和Ⅲ型胶原浸润,可发生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形成。69%的MCTD患者有肺功能异常,甚至无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也可有肺功能异常的表现。主要有一氧化碳弥散(DLCO)显著下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总量和肺容量减少。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改变。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典型的肺间质纤维化。通常,肺间质纤维化首先出现在肺基底部周围区域,随后病变延伸呈不均匀分布。可有肺泡和肺间隔的浸润性改变,可为磨玻璃样表现。晚期则表现为蜂窝肺(图1)。支气管肺泡灌洗显示中性粒细胞占优势,与SSc、RA和PM/DM患者合并肺间质改变时相似。

图1 MCTD合并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注:胸部CT显示肺周围间质性病变伴多发小囊性病变形成。

二、其他肺部表现

(一)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MCTD最常见的肺部表现,其发生率约为50%。胸腔积液的量通常不多并能自行吸收。MCTD合并胸腔积液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查体可发现:双肺底湿音、喘鸣音和胸腔积液体征等。

(二)肺动脉高压

MCT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是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MCTD合并致死性肺动脉高压多见于年轻女性(14~34岁)。血清血管转化酶的增加可能与MCT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MCT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其他三项机制有:低氧血症、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和反复发生肺血栓栓塞。进行性的肺动脉高压常伴有肺部严重的血管损伤和右心室肥厚。组织学检查可发现显著的内膜增生,肺动脉和肺小动脉中间层肥厚,从而使血管腔狭窄。某些病例有肺动脉内血栓栓塞形成和肺血管炎的组织学表现。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运动后隐匿性的呼吸困难,由于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故常常造成诊断的延误。MCTD患者合并PAH的其他常见表现还有疲乏,晚期临床表现主要有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症状,例如:下肢水肿和腹腔积液等。此外,合并SLE的MCTD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的可能性较大。

(三)吸入性肺炎

在SSc和PM/DM患者中,食管肌张力障碍相当普遍。反流性食管炎和胃内容物的反复吸入是严重的并发症。如果MCTD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SSc和PM/DM,则易发生吸入性肺炎。MCTD患者的食管肌张力障碍与SSc患者相似。MCTD患者的食管流体压力测量发现食管的张力降低和扩张,与SSc患者相同。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的降低与食管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相关。

(四)肺泡出血

肺泡出血是SLE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MCTD患者如果临床上主要表现类似SLE,则可能发生肺泡出血综合征。临床表现有:咯血、双侧肺部浸润阴影、呼吸困难、贫血和急性肾衰竭。组织学检查发现有肾脏的坏死性血管炎和肾小球上免疫复合物沉积。

(五)呼吸衰竭

近端肌病是PM/DM的主要特征之一,并可涉及呼吸肌,从而造成低通气性呼吸衰竭。临床上79%的MCTD患者可发生炎症性肌病,故呼吸衰竭也是MCTD患者潜在的并发症。

MCTD合并胸膜和肺部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MCTD合并胸膜和肺部并发症的推荐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通常,胸膜炎和急性炎症肺部病变对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则反应较差。苯丁酸氮芥(chlora mbucil)和环磷酰胺(CTX)的治疗成功率报道不一,有报道2/3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SSc类型的MCTD患者则治疗效果相当差。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吸入性肺炎、肺动脉高压、食管癌、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等。

MCTD合并胸膜和肺部并发症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并发症、治疗所致的毒副作用和基础疾病的自然病程,MCTD患者的预后估计与SLE患者相类似,稍比SSc患者佳。

作者
蔡柏蔷
来源
呼吸病学,第2版,978-7-117-15797-1
上一篇:MCTD合并吸入性肺炎 下一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呼吸衰竭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