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血管炎和肺动脉高压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血管炎和肺动脉高压
作者
蔡柏蔷
概述

过去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肺血管炎发病率很低,临床上较难诊断。而尸检发现有肺血管炎、肺血栓栓塞和肺梗死等多种类型,19%的病例合并肺小动脉炎。过去认为肺动脉高压很少见,但近来通过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SLE患者,发现14%有肺动脉高压,其病因可能由于肺血管炎、肺纤维化、肺血栓栓塞或血管痉挛等引起。

SLE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伴有雷诺现象的SLE患者75%~80%患有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约7%~30%有雷诺现象,其中16%~54%的SLE患者血清狼疮抗凝因子(LA)阳性,核糖核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磷脂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也呈阳性。而其他胶原病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脑血栓LA亦阳性,认为LA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这类患者常有反复肺栓塞与肺梗死,易产生肺动脉高压。此外,抗磷脂抗体与SLE相关的肺动脉高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些抗体也与急性和复发性肺血栓栓塞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SLE患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其预后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相似,有着相当高的死亡率,患者常死于心搏骤停。治疗可用血小板抑制剂和抗凝治疗。血管扩张剂疗法对SLE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似乎不很理想,但有报道,6例SLE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经用依前列醇(epoprostenol)长期治疗(>12周),并合并应用抗凝治疗,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肺血管阻力下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来源
呼吸病学,第2版,978-7-117-15797-1
上一篇:类风湿尘肺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