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肺炎性假瘤
肺炎性假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作者
洪群英;白春学
概述

肺炎性假瘤是肺内良性肿块,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并非真正肿瘤。它是一种病因不清的非肿瘤性病变。

病因学

肺炎性假瘤患者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1/3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偶然在X线检查时发现,2/3的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化脓症的病史,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低热,部分患者还有胸痛、血痰,甚至咯血,但咯血量一般较少。

病理学

肺炎性假瘤被认为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并非真正的肿瘤。一般位于肺实质内,累及支气管的仅占少数。可发生于肺内任何部位,但多位于肺的外周,可累及胸膜。绝大多数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大小不等,直径多在3cm左右,一般无完整的包膜,但肿块较局限、边界清楚,有些还有较厚而缺少细胞的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与肺实质分开。

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复杂,分为以实质为主的病变和以间质为主的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内炎性机化,镜下可见具有代表性的浆细胞,以及大量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并可见梭形间充质细胞及明显的纤维化改变。少数肺炎性假瘤可以发生癌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病变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多小于5cm,位于肺的表浅部位,一般为中等密度影,密度可均匀,硬化血管瘤型可见斑点状钙化影,有假性包膜时,病变边界清楚,乳头状增生型多见,有的肿块由于不规则可表现为分叶状。无假性包膜时,边界模糊,以组织细胞增生型多见。有的炎性假瘤甚至表现为周围型肺癌的毛刺样改变(图2a)。

a

右肺中叶软组织肿块,边缘见毛刺(箭头)

b 肺炎性假瘤CT影像表现(白箭头)

图2 肺炎性假瘤X线影像表现

右肺中叶软组织肿块,边缘见毛刺(箭头)

CT表现:CT检查除可以更加充分的显示病变的自身的形态、性质外,还可以观察周围组织受压情况,肺纹理及血管移位等。增强扫描大多数肿块呈显著的均匀强化,少数仅周围部分强化或者不强化。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图4-3-17b)。

【首选检查】

首选检查胸部正侧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患者面对立式摄影架,下颌上扬,搁于胸片架上,人体正中矢状面置于立式摄影架正中,双上肢微屈,双手背置于髂上同时肘内旋,双下肢分开与肩同宽站稳。吸气后屏气曝光。中心射线对准第六胸椎水平投射至IP中心。

胸部侧位,体位视病变部位决定左、右侧位。侧面贴于立式摄影架,人体冠状面与立式摄影架垂直,双上肢上举抓住固定杆,双下肢分开与肩同宽站稳。吸气后屏气曝光。中心射线对准肩胛骨下角水平腋中线处水平投射至平板探测器的中心。

【检查方法分析比较】

炎性假瘤X线检查一般能够发现病变,但由于其影像学缺乏特征性,位置表浅,多在5cm以下左右,形态不一,CT增强扫描肿块不同程度强化,动态观察可无变化,与结核球、周围型肺癌及球形肺炎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应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以便明确诊断。

诊断及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呼吸病学 ,第2版,978-7-117-15797-1
肿瘤PET/CT图谱——胸部肿瘤卷,第1版,978-7-117-30850-2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第1版,978-7-117-25913-2
上一篇:肺脑膜瘤样结节及原发性脑膜瘤 下一篇: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