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肺弓形虫病
肺弓形虫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ulmonary toxoplasmosis

中文别名 :弓形体病

作者
瞿介明
概述

肺弓形虫(或弓形体)病(pulmonary toxoplasmosis)系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所致的肺部炎症。该原虫侵入人体产生血行播散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部亦可受累。弓形虫累及肺部虽早有报道,但直至在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宿主中经常发现该原虫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弓形虫已成为免疫功能抑制尤其是艾滋病患者中重要的机会性感染。

病原学

弓形虫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经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猫科动物为终宿主,在终宿主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有性生殖,同时也可在肠外其他组织细胞内进行无性增殖,故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兼中间宿主。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很广泛,包括哺乳动物(猪、羊、狗、牛、鼠、兔),禽类(鸡、鸭、鸽为主)和人,在中间宿主体内弓形虫只能进行无性增殖。其发育阶段有五种不同的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囊合子。前两者主要见于中间宿主,亦可见于终末宿主。后三者仅见于终末宿主猫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典型滋养体呈香蕉形、新月形或弓形,一端尖,另一端钝圆,(3.5~8)μm×(1.5~4)μm大小,吉姆萨或瑞氏染色胞质呈蓝色,核呈红色,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期。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含数百至数千个囊殖体,主要出现在慢性感染期。裂殖体及配子体在终末宿主猫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有性繁殖,产生囊合子,通过猫粪排出体外。囊合子需要在外界发育1~2天或更长时间,才具有传染性。囊合子抵抗力较强,在潮湿的土壤里可活数月乃至数年。

发病机制

当猫粪内的囊合子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被人吞食后,在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随即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进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寄生,并扩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脑、淋巴结、肝、心、肺、肌肉等,进入细胞内并发育增殖,形成假包囊,破裂后,速殖子侵入新的组织细胞,主要以内二芽殖法增殖。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的虫体增殖速度减慢,形成囊壁而成为包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或更长。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组织内的包囊可破裂,释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并到其他新的组织细胞形成包囊或假包囊,继续发育增殖、破坏宿主细胞。

刚地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普遍易感,但多为隐性感染,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为活动性,在幼儿、肺结核患者、免疫低下老年患者易形成急、慢性感染,在器官移植、艾滋病患者中可造成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孕妇感染弓形虫可能造成胎儿流产或成为婴儿先天视力障碍与畸形的原因。

病理学

肺弓形虫病肉眼可见受累的肺坚实、充血,切面是棕红色,胸膜有出血点,支气管旁淋巴结中度肿大。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浆液渗出,偶有透明膜形成或纤维蛋白脓性渗出物,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壁细胞增生和脱落,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弓形虫滋养体和(或)包囊。肺间质可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可见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肺组织内亦可见肉芽肿改变,其中央为带状或局部性坏死,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少量多核巨细胞。肉芽肿内很难发现弓形虫,边缘及附近正常组织内却可见到游离的弓形虫。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一)血、生化检查

血常规可正常或伴有轻度白细胞升高或轻度贫血,在HIV感染者中,血LDH常升高并大于600U/L。

(二)病原学检测

直接光镜检查: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尿液等其他体液,以及淋巴结、肺组织、肌组织或其他活组织等标本可采用直接涂片或印片。

(三)血清免疫学检查

1.染色试验(Sabin-Feldman dye test)

染色试验是诊断弓形虫病的一种经典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当将活弓形虫滋养体与正常血清混合,在37℃孵育1小时后,大多数虫体失去原有的新月形特征,而变为圆形或椭圆形,此时若用碱性亚甲蓝染色则胞质深染。相反,当将虫体与免疫血清和补体(辅助因子)混合时,则仍保持原有形态,对碱性亚甲蓝也不着色。镜下计数100个弓形虫速殖子,统计着色和不着色速殖子比例数。以50%虫体不着色的血清稀释度为该份受试血清的最高稀释度。以血清稀释度1∶8阳性者判断为隐性感染;1∶125阳性者为活动性感染;1∶1024及以上阳性者为急性感染。

2.间接血凝试验(IHA)

1∶64表示过去感染,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感染。

3.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

1∶64表示过去感染,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感染。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于检测宿主的特异循环抗体或抗原,已有多种改良法广泛用于早期急性感染和先天性弓形虫病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同时检测IgM、 IgG。

5.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

效果与IFA相似,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四)X线胸片

免疫功能正常或轻度抑制的患者多表现为肺部结节状、斑片状或大片浸润影,也可表现为两肺毛玻璃样浸润影或囊状阴影,可伴少量胸腔积液,病灶进展缓慢。重度免疫抑制的患者多表现为两肺弥漫性肺泡性渗出影。

(五)胸部CT

重症免疫抑制的患者肺部CT多表现为双肺毛玻璃样浸润影或弥漫性肺泡性渗出影,也可因小叶间隔、叶间胸膜增厚形成“铺路石”样病灶,可伴有单侧或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积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找弓形虫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非AIDS患者

1.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

均可干扰弓形虫体内的叶酸代谢,从而抑制弓形虫滋养体的分裂繁殖,但对包囊无效。两药均可通过血脑屏障,故对潜在或症状性弓形虫脑膜炎均有肯定效果。两药常联合使用,亦可单独应用。磺胺嘧啶80mg/(kg·d),分3~4次口服,首剂加倍,15天为1疗程(或+复方磺胺甲噁唑2片,每日2次,首剂加倍,15天为1疗程)。乙胺嘧啶25mg每日2次,首剂加倍,15天为1疗程。服用乙胺嘧啶时需要肌内注射亚叶酸钙,成人10mg/d,以减轻乙胺嘧啶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2.乙酰螺旋霉素

3~4g/d,分3次口服,20天为1疗程,可与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用法同上。

3.阿奇霉素

5mg/(kg·d),首剂加倍,10天为1疗程,可与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用法同上。

4.克林霉素

10~30mg/(kg·d),分3次口服,10~15天为1疗程,可与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用法同上。

根据病情,以上治疗可间隔5~7天后重复1~2个疗程。

(二)AIDS患者

急性期疗程加倍,病情控制后以磺胺嘧啶500mg每日4次口服,联合乙胺嘧啶25mg每日1次口服,终生维持。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同时预防熟食污染。注意宠物卫生,每天清除猫粪,处理猫粪后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来源
呼吸病学,第2版,978-7-117-15797-1
上一篇:肺胸膜阿米巴病 下一篇:线虫病的肺部表现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