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uberculou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中文别名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tuberculou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又称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可为原发,亦可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原发性常因饮用受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病;继发性较原发性多见,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或肠结核。病变淋巴结若破溃可引起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间歇性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肠粘连等。
原发性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或肠黏膜进入相应的淋巴结引起。继发性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继发于肺结核或肠结核。
本病多见于儿童,可以是原发的,也可能是继发于肠结核或肺结核。
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理学类型可分为:结核性肉芽肿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结核性淋巴结脓肿、结核性淋巴结钙化。因病程不同,受累的淋巴结可以有急性肿大,呈干酪变,化脓,或者硬结钙化等不同的变化。
原发性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细菌大都是直接透过健康的肠壁而进入淋巴结或者为肠壁的原有病变已经完全愈合未留痕迹。
继发性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大多数在肺或肠有明显的病灶淋巴结受累,最多的是在回盲部,在盲肠及升结肠内侧的腹膜后间隙中以及在小肠系膜下段部分。偶尔上腹部淋巴结也可以有结核性病变。
1.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多明显加快,为评定结核病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血红蛋白轻度降低。
(3)血浆蛋白:约20%慢性患者有低蛋白血症。
(4)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阳性。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腹部X线片可见肠系膜尤其是回肠末端外有散在钙化灶。继发于肺结合患者胸部X线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
(2)胃肠钡餐造影
合并肠结核时可见肠运动加速,病变段受刺激收缩,充盈不佳。病变侵及小肠可见肠激惹征象,小肠动力加强,出现狭窄现象。肿块产生的肠管压迫或粘连征象。
(3)腹部CT
可发现腹部内大小不一或融合成团的淋巴结,中央可有坏死液化区。
单纯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内科抗结核治疗为主,疗程1~1.5年。同时予以支持疗法:注意营养,食用多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质的食物。肿大淋巴结压迫腹内脏器产生相应症状,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解除压迫。干酪坏死的淋巴结可将干酪样物剔除。其余未产生压迫症状的淋巴结,一般不予处理。
手术治疗:以治疗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所致的并发症为主。手术指征:①因粘连引起急性或慢性肠梗阻不能缓解;②形成腹腔巨大结核性脓肿不能控制;③脓肿穿破肠壁致急性或慢性肠穿孔或肠瘘;④引起消化道出血;⑤脓肿穿破腹壁形成窦道或抗结核治疗不愈。
剖腹探查:不能排除阑尾炎时可予以剖腹探查。若术中发现阑尾正常,但肠系膜淋巴结多数肿大,腹腔少量积液,可予以阑尾切除,并行淋巴结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