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umors of the omentum
网膜肿瘤(tumors of the omentum)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网膜肿瘤十分罕见,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肿瘤包括脂肪瘤、平滑肌瘤、间质瘤、淋巴管瘤、血管瘤和神经纤维瘤等,恶性肿瘤有恶性间质瘤、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骨骼肌)横纹肌肉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脂肪肉瘤和黏液瘤等,恶性约占1/3。网膜肿瘤多为转移瘤,原发部位常在结肠、胃、肝、胰腺或卵巢。
病因不明。网膜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网膜瘤与肠系膜肿瘤来源广泛不同,60%的网膜瘤来自于平滑肌,包括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其他良性肿瘤,如脂肪瘤及神经纤维瘤十分罕见。原发性网膜肿瘤是指发生在网膜本身的肿瘤,而不是由于腹腔内其他脏器或腹部以外的肿瘤病变向大、小网膜浸润,种植或转移的结果。如按肿瘤的性质分类,则一般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淋巴管瘤较多见,少见的良性肿瘤有畸胎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间皮瘤、黏液瘤及炎性假瘤等。网膜囊肿多属良性病变,其来源多数是先天性的淋巴管呈囊状扩张所致,少数是因为淋巴管阻塞后导致局部扩张,囊肿形成。其他少数的原因还见于外伤、寄生虫感染等。有学者根据网膜囊肿的内容不同,分为血性囊肿、乳糜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包囊虫性囊肿、皮样囊肿及肿瘤变性坏死液化后形成的囊肿。囊肿可呈单个,也可为多个。国内有学者报道,小网膜良性肿瘤中以囊肿最多见。
原发于网膜的恶性肿瘤较罕见,且多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其他还有恶性淋巴瘤及恶性血管内皮瘤等。更多见的是转移至网膜的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卵巢癌等腹腔内恶性肿瘤均可向网膜转移。
网膜良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50岁左右,男性占57.1%,女性占42.9%,发生于5~92岁,平均46.3岁,其中40~60岁占73.5%
网膜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浸润性,常需切除全部大网膜及邻近器官,转移性肿瘤做网膜切除可控制腹水,如系良性肿瘤,可做网膜包括肿瘤的部分切除,手术并不困难,良性肿瘤可达到治愈性的切除,罕有复发的报道。如系原发于网膜的恶性肿瘤,则应行网膜全切除。如系转移性恶性肿瘤,则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变及转移病变,术后应根据恶性网膜肿瘤的类型辅以放疗或化疗,但对于大网膜原发恶性瘤和转移癌手术切除,则往往是姑息性的,预后极差,但切除后可减少腹内肿瘤的负荷,防止腹水的产生,术后应辅以放疗或化疗。近年来主张腹腔内化疗和动脉插管行腹腔动脉化疗加或不加栓塞术,对大网膜转移癌化学疗法最根本的仍是针对其原发癌灶,其疗效与原发癌的化疗效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