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十二指肠息肉
十二指肠息肉
作者
沙卫红
概述

十二指肠息肉和胃肠道其他部位的息肉一样,多数来源于腺上皮细胞或黏膜下腺体,即腺瘤性息肉。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中,腺瘤约占50%。国内统计368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腺瘤193例,占52.44%;国外统计816例中腺瘤480例,占58.82%。另外,十二指肠也是Peutz-Jeghers综合征中息肉的好发部位。

息肉分类

(1)炎症性息肉

隆起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常见十二指肠炎症性病变,如炎症性肠病。

(2)增生性息肉

隆起组织含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

(3)腺瘤性息肉

隆起组织为富含大量增生的腺体。依据腺体增生的表现,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混合性息肉。

(4)错构瘤样息肉

如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全消化道多发性息肉并伴有皮肤和口唇黏膜色素沉着者。本病以小肠最多见,好发于十二指肠,有一定遗传性与癌变率,40%有家族病史。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内镜检查

十二指肠息肉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可单发、多发,一般常见单发、可带蒂或亚蒂(此种息肉恶变程度较低);也可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因此,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息肉,还应检查其他部位的肠道。十二指肠息肉内镜下根据山田氏分型,分为4型:Ⅰ型:隆起的起始部平滑,界限不清楚;Ⅱ型:隆起的起始部界限较明显,无蒂;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有亚蒂;Ⅳ型:隆起的起始部明显狭小,形成蒂(见图1)。

图1 十二指肠息肉

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

治疗

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息肉,一般需行息肉组织活检,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性质给予确诊。当组织活检确诊为腺瘤病变者可行内镜下摘除术。

来源
胃肠病学,第1版,978-7-117-21093-5
上一篇:十二指肠肿瘤 下一篇:十二指肠间质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