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食管化学性灼伤
食管化学性灼伤
作者
王红
概述

食管化学性灼伤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发生地区北方多于南方,华北、华中农村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接触强酸、强碱类物质的机会逐渐减少。但部分地区,如山西省有些地区,喜用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调制粉浆,加入碳酸钙(俗称大白水溶液)刷房,小儿无知,常将剩余火碱水误饮或将火碱块状物作为糖块含服。腐蚀剂中,以误服强碱物(苛性碱)最多,约占85%,强酸物次之。此外,误服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碘酒、高锰酸钾等在临床亦较常见。

病因学

多因自主或误服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溶液或其他腐蚀性药物引起食管组织损伤。亦有因长期反流性食管炎、长期进食浓醋或长期服用酸性药物(如多西环素、四环素、阿司匹林等)引起食管化学性灼伤者,但较少见。

病理学

强酸灼伤主要产生组织蛋白凝固坏死;强碱灼伤产生较严重的组织溶解性坏死,易穿透组织。食管化学灼伤的严重程度,决定于吞服化学腐蚀剂的类型、浓度、剂量、食管的解剖特点、伴随的呕吐情况以及腐蚀剂与组织接触的时间。通常腐蚀剂与食管三个生理狭窄段,即食管入口、气管分叉平面及食管下端处,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常在这些部位发生较广泛的灼伤。

灼伤后病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伤后最初几天内发生炎症、水肿或坏死,常出现早期梗阻症状。第二阶段在伤后1~2周,坏死组织开始脱落,出现软的、红润的肉芽组织,梗阻症状常可减轻。这时食管壁最为薄弱,持续3~4周。第三阶段瘢痕及狭窄形成,并逐渐加重。病理演变过程可进行数周至数月,但超过1年后再发生狭窄者少见。瘢痕狭窄的好发部位常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

组织损伤程度一般分为三度:一度损伤病变仅限于食管壁浅层黏膜,急性期食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脱落,同时肌层组织痉挛产生食管梗阻。伤后1~2周急性炎性反应消退,组织出现坏死、脱落,梗阻减轻。伤后2~3周组织修复,如治疗恰当可不遗留食管瘢痕性狭窄。二度损伤较深,达浅肌层,在急性期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组织坏死脱落后形成溃疡。3~6周内发生肉芽组织增生。以后纤维组织形成瘢痕而导致狭窄。三度损伤食管全层受累,并累及食管周围组织,出现凝固坏死并导致食管壁穿孔,继发纵隔炎。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一)X线钡剂检查

X线检查早期意义不大,3周后食管钡餐检查有助诊断,一般可发现食管狭窄部位和程度以及狭窄近端食管扩张,并可观察到食管灼伤部位及其严重程度。X线检查应在急性炎症消退后,患者能吞服流食方可作食管造影检查。如疑有食管瘘或穿孔,造影剂可流入呼吸道,最好采用碘油造影。

1.轻度

早期为食管下段继发性痉挛,黏膜纹理尚正常,也可出现黏膜轻度增粗、扭曲。

2.中度

食管受累长度增加,继发性痉挛显著,黏膜纹理不规则呈锯齿状或串珠状。

3.重度

管腔明显缩小,甚至呈鼠尾状。

(二)食管镜检查

食管镜检查虽可直视灼伤状况,但早期有引起食管穿孔的危险,不宜施行。晚期检查可确定狭窄部位和程度、黏膜损伤状况及有无溃疡和异物,但对第一灼伤狭窄处的远端无法窥视。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急性期的急救措施以抢救中毒性休克,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营养,减轻疼痛及避免形成食管瘢痕狭窄为主。

(一)急诊处理程序

1.简要采集病史,包括所服腐蚀剂的种类、时间、浓度和量。

2.迅速判断患者一般情况,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状况。检查口咽部及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上呼吸道梗阻、声门上区或声门区损伤者常需酌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保持循环系统稳定,发生中毒性休克者,要及时纠正低血压和低血容量。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维持血容量稳定。

(二)清除毒物

烧伤后应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消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并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并鉴别其性质。

1.尽早吞服牛奶、鸡蛋清、植物油、面糊、氢氧化铝凝胶等流体,中和稀释腐蚀剂浓度,以保护食管和胃黏膜,赢得抢救时间。无条件时先用温水漱口,或吞咽生理盐水或清水稀释。

2.根据毒物的性质,选择应用相应的解毒剂。

(1)强酸中毒:可采用弱碱或镁乳、肥皂水、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

(2)强碱中毒:可用弱酸中和,常用稀醋、果汁(如柠檬水)等。

但这种方法现有争议。有人认为此法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化学反应产生的热可造成再度损伤。

3.禁止洗胃或诱吐,以免导致食管与胃破裂或穿孔或吸入性肺炎及增加食管与腐蚀剂的再接触,造成二次损伤。

(三)禁食及应用抗胆碱药控制唾液分泌

伤后口腔分泌物增加,食管痉挛使分泌物在口腔积聚而致吸入性肺炎。立即留置胃管,以预防食管腔因腐蚀性损伤而完全闭锁。如果胃的化学灼伤不重,还可以经胃管补充营养和液体。

(四)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用大剂量镇静、镇痛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对禁食患者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较严重的食管化学灼伤患者,食管的灼伤一般较深,短期内不容易恢复,应行胃造瘘术,既可以行营养支持,又可以进行逆行或往复式食管扩张术。

(五)积极处理并发症

包括喉头水肿、休克、胃穿孔、纵隔炎等。早期疑有穿孔者应急诊手术剖腹探查,必要时须及时行胃食管切除,作结肠代食管胃。腹腔其他脏器有坏死者,应一并切除,以减少中毒症状和休克。

Gumaste认为鼻胃管可能促进食管形成长段狭窄,应引起重视。

(六)合理使用激素

以减轻或预防食管发生瘢痕性狭窄。在发生食管化学灼伤后48小时内先使用氢化可的松,连续用5天左右。以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周后剂量递减。激素有抗炎、减轻组织水肿、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和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有助于减轻食管的瘢痕性狭窄。但有人认为,应用激素并不能预防食管的瘢痕性狭窄,而且常常掩盖感染,使组织愈合延迟,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如食管瘘、纵隔炎等,需酌情使用。对疑有食管、胃穿孔者禁用激素。

(七)抗感染

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不能少于1周,待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无感染症状后方能停药。

(八)保护创面

口服次碳酸铋粉剂以控制食管壁创面的炎性渗出并保护创面。口服花生油或鱼肝油,以增加滑润作用和保护食管黏膜。

(九)治疗及预防食管狭窄

狭窄较轻、长度较短的食管化学性烧伤,早期可行内镜下扩张治疗。扩张应在烧伤6周停用激素治疗以后进行。开始时每周2~3次,如无不良反应,可隔日1次,反应大者改为每周2次。扩张探条由小到大,待扩张至正常号,再扩张2~3次,即改为每周1次。以后2周1次,1个月1次,3个月1次,间隔时间长短视病情而定,直至停止扩张后食管不再缩窄为止。对扩张失败患者,可置入全覆膜可取出金属支架改善吞咽困难症状,3~6个月后经内镜取出。对食管腔完全闭塞、顺行或逆行扩张均不能找到食管腔,无食管周围炎症或纵隔炎,无食管瘘存在或拒绝多次扩张治疗者,可手术治疗。手术可以采用食管切除,胃、空肠、结肠移置替代食管,原则上在化学性烧伤6个月后狭窄不再继续进展方可行手术治疗。

也有研究提示腔内置管作为食管腔内支架或食管加压法可防止狭窄,但其效果目前尚有争议。

(十)手术治疗

出血、有明确证据的食管或腹内脏器穿孔、腹膜炎均应行急诊手术探查。手术目的主要是切除坏死组织,恢复胃肠道连续性的重建术应延期进行。

(十一)后期处理

最常见的后期并发症是食管挛缩及因挛缩引起的各种畸形。伤后3~6周出现食管狭窄,可行食管镜下扩张术。扩张的方法多采用内镜下气囊或水囊扩张术。分次进行,逐渐扩开狭窄环。扩张后配合抑酸药物和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多能治愈。近年来可回收金属支架食管腔内置入为难治的食管狭窄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手段。可回收金属支架多需要留置1~2周,支架的直径可达2cm,扩张效果明显改善。但食管腔完全闭塞,晚期长段食管狭窄或扩张失败者需采用手术治疗,可根据狭窄程度选择局部切除,以胃或结肠代食管吻合术。如瘢痕切除困难,可用空肠或结肠代食管行旁路手术。除进行扩张狭窄的食管外,因化学烧伤后食管癌变的发生率比正常食管要高,尤其是强碱造成的食管狭窄,需定期内镜复查,早期发现食管癌。

来源
胃肠病学,第1版,978-7-117-21093-5
上一篇:特发性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