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先天性肌强直症
先天性肌强直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yotonia congenita

作者
张成
概述

先天性肌强直症(myotonia congenita)首先由Charles Bell(1832年)报道,1876年丹麦医师Thomsen详细描述了其本人及家族四代的患病情况,故又称Thomsen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临床特征为骨骼肌用力收缩后放松困难,患病率为(0.3~0.6)/10万。

病因及发病机制

Thomsen病是由位于染色体7q35的氯离子通道(chloride channel,CLCN1)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的骨骼肌电压门控性氯离子通道蛋白(chloride channel protein)是一跨膜蛋白,对骨骼肌细胞膜内外的氯离子的转运起重要作用。当CLCN1基因点突变引起氯离子通道蛋白主要疏水区的氨基酸替换,使氯离子的通透性降低从而诱发肌强直。

病理学

主要病变在骨骼肌,肉眼可见肌肉肥大、苍白。光镜下肌纤维肥大,肌浆增多,肌膜内核增多且核中心移位,肌纤维横纹不清,主要累及Ⅱ型肌纤维,也可见少数肌纤维萎缩,可有肌小管聚集。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肌电图检查出现肌强直电位,插入电位延长,扬声器发出轰炸机俯冲般或蛙鸣般声响。肌肉活组织检查示肌纤维肥大、核中心移位、横纹欠清。血清肌酶正常,心电图正常。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可用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普鲁卡因胺、乙酰唑胺(diamox)等减轻肌强直,但不能改善病程和预后。保暖也可使肌强直减轻。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神经病学(第8版),第8版,978-7-117-26640-6
上一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下一篇:线粒体肌病及线粒体脑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