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自1956年从组织培养中成功地分离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CMV)以来,世界各地对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研究。
CMV是具有外壳的一种双链线状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类。具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性。侵入人体后可能长期存在,在人体内引起产毒性感染或活动性溶血性感染、非产毒性感染或潜伏性感染。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为40%~100%,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群都普遍存在。北美、欧洲成人血清流行病发生率为40%~80%,亚洲、非洲达80%~100%。新生儿及脐血CMV- IgM检出率在5%以下,12~14岁血清CMV抗体阳性率80%~90%。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曾调查孕妇血清CMV- IgG抗体为94. 7%~96. 3%,成人CMV抗体阳性率为90%以上。
CMV常存在于人血液、唾液、尿液、精液及宫颈分泌物等中,可通过胎盘、哺乳、性接触、输血、器官移植等,以输血为最多见。一般认为输血传播CMV感染主要是献血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
1.对巨细胞病毒血清阴性的患者,特别是妊娠妇女、早产儿、新生儿、骨髓移植患者、供骨髓者、艾滋病患者等CMV阴性时,应输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或血液、CMV抗体阴性的献血者的血液、静脉注射CMV免疫球蛋白等;尽量输用库存血,可减少CMV感染。
2.限制输血,输血无疑会增加CMV感染的机会,且随输入的红细胞量的增多而增加感染率。减少血制品中的白细胞数(用白细胞过滤法)则可减少感染率。
3.对抗CMV血清阳性的骨髓移植受者,静脉内给予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可减少CMV肺炎的发生率。
4.用乳胶凝集试验筛选抗CMV阴性血的献血者,并予以登记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