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有机汞化合物中毒
有机汞化合物中毒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Organic mercury compound poisoning

病因学

有机汞化合物(organic mercury compounds)多属二价汞,品种可分为三类:①烷基汞:包括氯化乙基汞、磷酸乙基汞、甲基汞、二乙基汞等;②苯基汞(芳基汞):如醋酸苯汞;③烷氧烷基汞:如甲氧乙基汞类。主要用于农业作为杀菌剂(fungicides),杀灭由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如小麦黑穗病、水稻的稻瘟病、棉花立枯病等。常用于拌种、浸种或田间洒布,在上述操作中如防护不周,可造成中毒。前苏联、伊拉克、科威特、巴基斯坦和我国等均曾报道因误食污染有机汞的粮食造成的集体中毒事件。此外,日本水俣湾居民长期食用了污染甲基汞的鱼贝类导致甲基汞中毒,这一公害病被称为水俣病。

发病机制

有机汞化合物的急性、慢性毒作用都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其中烷基汞类对神经系统的毒作用最强,经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比较完全,可透过血脑屏障而排泄甚慢(有人推算人脑中甲基汞半衰期为240天),且可通过胎盘使胎儿中毒。它可抑制细胞内很多酶,特别是巯基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脱氢酶及过氧化氢酶等;在细胞内与膜性细胞器结合,抑制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与蛋白的合成;抑制线粒体呼吸、氧化磷酸化和ATP生成;并抑制氨基酸的氨基酰基腺苷酸(amino acyladenylate)的合成。有机汞中毒的病理改变常见大脑皮质萎缩,以枕叶距状裂前端损害最明显,神经细胞呈不同程度变性,伴有明显的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小脑普遍萎缩,颗粒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普肯耶细胞变性;脊髓前角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变性,脊髓后索、锥体束髓鞘变性;周围神经亦可出现神经纤维肿胀、髓鞘变性,以感觉神经损害较为明显。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驱汞治疗

有机汞中毒用二巯基丙醇治疗可使汞进入脑组织,应禁用。一般选用下列两种巯基螯合剂:

(1)二巯丙磺钠(unithiol)

为急性有机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物,肌内注射2.5~5mg/kg,第1天每6~8小时1次,第2天每8~12小时1次,以后每日1~2次,5~7天为1个疗程。二巯丙磺钠亦可口服给药,每次服0.3g,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或每次100mg,每日3次,连用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中间隔4天。

(2)二巯丁二钠(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

通过对比,发现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钠对有机汞中毒均有疗效,但前者驱汞效果更好。过去文献报道重症急性有机汞中毒患者不宜立刻驱汞,以免使汞由“储藏所”,转移至血液,引起脑汞增高,加重病情。但根据国内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早期使用螯合剂有效。潜伏期内驱汞治疗有可能控制病情发展并获得痊愈,为慎重起见,可以小剂量多次用药。发病期甚至中毒5个月后尿汞仍可增高,应进行驱汞治疗,病情常于驱汞治疗后明显好转。

2.对症与支持治疗

注意保护神经系统,对有肢体瘫痪者,可给予理疗、针灸及中西药物治疗;为防止肌肉萎缩应作被动运动及按摩,进行康复医疗以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对同时具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者,应进行针对性的对症与支持治疗,维持水电平衡,纠正低血钾,预防感染。合并接触性皮炎者,可按皮肤科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作者
钱林生;郝长来;段晓萍
概述
有机汞化合物(organicercuryompounds)多属二价汞,品种可分为三类:①烷基汞:包括氯化乙基汞、磷酸乙基汞、甲基汞、二乙基汞等;②苯基汞(芳基汞):如醋酸苯汞;③烷氧烷基汞:如甲氧乙基
来源
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第2版,978-7-117-09870-0
下一篇:氨基甲酸脂类农药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