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的异常及孕产妇异常出血,影响母婴的安危。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量多于红细胞增加,致使血液稀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妊娠期血红蛋白(Hb)浓度<110g/L及血细胞比容<0.33时,可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贫血对母体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性心脏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胎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过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管缺陷、智力低下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多种畸形。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占95%。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在妊娠后半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的贫血。诊断要点如下。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妊娠期本病95%由于叶酸缺乏所致。诊断要点如下。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障碍,导致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诊断要点如下。
(四)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性贫血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由于常染色体的遗传缺陷,一种或几种组成珠蛋白的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造成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发病。按珠蛋白肽链缺陷不同,地中海贫血可分为α、β、δ、δβ和γδβ等不同类型,其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是最重要的类型。地中海贫血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发病比例相等。本病最初发生于地中海地区,以后世界各地都有发现。高发于我国的两广地区、长江流域及东南亚等地区。诊断要点如下。
(一)缺铁性贫血
1.血常规检查
妊娠期或产褥期,血红蛋白<110g/L即为贫血;红细胞<3.5×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2、血细胞比容<0.33;而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外周血涂片为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此时应与地中海贫血相鉴别。
2.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不受近期铁摄入影响,是一种稳定的糖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铁储存量,是评估铁缺乏最有效和最容易获得的指标。患血红蛋白病的孕妇,也应检测血清铁蛋白。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孕妇检测血清铁蛋白。2014年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建议,IDA根据储存铁水平分为3期:①铁减少期,体内储存铁下降,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及Hb正常;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红细胞摄入铁降低,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正常;③IDA期:红细胞内Hb明显减少,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Hb<110g/L。但在感染时血清铁蛋白也会升高,可检测C-反应蛋白以鉴别诊断。
3.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linding capacity,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均属不可靠的铁储存指标。易受近期铁摄入、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血清铁和TIBC还可受感染等影响。
4.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测定
因组织铁储存减少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造成红细胞内FEP蓄积。所以,测定红细胞内FEP的量可以间接反映铁的缺乏。但是,铅中毒、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MDS等病时,红细胞内FEP也增高,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进行结果分析。
5.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测定
sTfR是一种跨膜蛋白,可以将铁运输入细胞内。在铁储存耗尽早期,血液中sTfR几乎无变化;一旦出现铁缺乏,sTfR浓度增加。对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炎症的小细胞性贫血有鉴别诊断价值。
6.网织红细胞Hb含量和网织红细胞计数
铁缺乏导致网织红细胞Hb含量下降、计数减少。
7.骨髓检查
骨髓象为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骨髓铁染色是评估铁储存量的金标准。该方法为有创性检查,诊断困难时检查。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血常规检查
为大细胞性正血红蛋白性贫血,血细胞比容降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0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32pg,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网织红细胞大多减少。约20%的病人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2.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
血清叶酸值<6.8mmol/L(3ng/ml)、红细胞叶酸值<227nmol/L(100ng/ml)提示叶酸缺乏。若叶酸值正常,应测孕妇血清维生素B12,若<74pmol/L(90pg)提示维生素B12缺乏。
3.骨髓象分析
红细胞系统呈巨幼细胞增多,巨幼细胞系列占骨髓细胞总数的30%~50%,核染色质疏松,可见核分裂。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1.血常规检查
呈正常细胞型贫血,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象分析
多部位增生减低,有核细胞甚少,幼粒细胞、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均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三系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降低、骨髓增生低下,结合骨髓检查结果,再障的诊断基本可以确诊。
(四)血红蛋白病
1.血常规检查
①全血细胞分析。若MCV<82fl,MCH<27pg,则筛查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②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如果<60%可判定为地中海贫血(轻型,携带者);③血红蛋白电泳和高效液相血红蛋白自动分析。正常成人的HbA2为2.5%~3.5%,HbF为0~2.5%。静止型和轻型α地中海贫血HbA2和HbF含量往往正常或稍低,轻型β地中海贫血HbA2>3.5%,HbF含量正常或增高。
2.基因诊断
常见3种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检测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反应(ga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技术进行;3种非缺失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和17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采用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DB)技术。如夫妇双方同时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则应做产前诊断,并在严格遵循知情选择原则的前提下,给予生育指导,以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产前诊断宜在妊娠24周前进行,可以采集绒毛或羊水提取DNA后,进行基于完整家系分析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3.地中海贫血筛查流程
血常规MCV<82fl,MCH<27pg,血红蛋白电泳异常则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HbA2>3.5%,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HbA2<2.5%,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2.5%<HbA2<3.5%,血常规异常,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HbF>2.5%,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图1)。

图1 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与诊断流程图
妊娠期贫血对孕妇及胎儿都有严重的影响。对孕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可造成贫血性心脏病,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性休克;产褥感染等。对胎儿的影响包括围产儿病死率增高、胎儿发育迟缓、早产或死胎、婴儿贫血等。因此,孕妇需重视对贫血的纠正。
1.铁剂
是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首选方法。孕期额外需铁约1000mg,但每日食物中的铁含量却很难达到30~70mg(按10%的吸收率)。美国医学研究所建议贫血的孕妇每日需服含铁60~120mg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片剂。口服铁剂有以下几种:多糖铁复合物,如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力蜚能、红源达)150~300mg,每日1次;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100~200mg,每日1次;蛋白琥珀酸铁(菲普利)1瓶,每日1~2次。还可以在孕妇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患有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时进行肠外补铁。肠外补铁不仅可纠正贫血,而且能快速校正总铁不足建立铁储存。肠外补铁分为肌内注射补铁和静脉注射补铁两种,静脉注射蔗糖铁5~10mg,每周2~3次。
2.维生素
(1)维生素C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治疗缺铁性贫血时应该在每日补铁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C 300mg,这样可以促进对铁的吸收。
(2)维生素B12
对于巨幼细胞贫血,其原因之一是缺乏维生素B12,所以维生素B12需要补充直到补足应有的贮存量。维生素B12 100µg,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2周,以后改为每周2次,共4周或直到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即最初6周的治疗维生素B12的总量应在2000µg以上;以后改为维持量,每月100µg。补充治疗开始后1周网织红细胞升高达到高峰,2周内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4~6周贫血被纠正。
(3)叶酸
补叶酸宜在孕前至少2~3个月就开始,怀孕期的全过程都要合理补充。我国建议孕妇每天需补充600~800µg叶酸,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和自身需要。对于已经存在巨细胞性贫血的孕妇则需大量补充叶酸:口服叶酸5~10mg,每日3次。胃肠道不能吸收者可肌内注射四氢叶酸钙5~10mg,每日1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一般不需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