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少见,其发病率在1~4岁最高,约7.2/100000,20~60岁人群中渐降至不足1/100000,第二个发病高峰在85岁后,约1.6/100000,即在成人ALL中,60岁及以上患者约占30%。男性略多(1.2∶1)。
老年ALL与儿童ALL在细胞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对治疗耐受等方面均有差异。一般前者形态学ALL-L1型少见;免疫表型多表现为早期阶段B细胞,表型为混合白血病(双表型白血病)者也较多;遗传学显示70%~90%以上的老年ALL可检测到克隆性异常核型,如t(9;22)、t(4;11)、t(8;14)、t(2;8)、t(8;22),其中Ph染色体[t(9;22)]阳性者显著增多。
目前随着有效化疗的进展,多数儿童ALL患者已成为可能治愈的疾病。然而即使同样的治疗方案,老年与儿童ALL患者所达到的CR、持续时间和治愈有很大区别。老年ALL患者的初始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一般通过输成分血、抗感染等以纠正贫血、控制感染、防治出血。特异的抗白血病治疗主要是为了达到CR。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常用药物包括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以及门冬酰胺酶(VDPL方案)。儿童对这些药物的反应良好,但随年龄增长,患者对这些药物的反应及耐受性皆会变差,诱导化疗相关病死率可达到10%~50%。患者达到CR后应进行强化和维持治疗,其最佳治疗方案及治疗持续时间目前尚有争论。多数采用个体化方案,多种药物联合巩固或强化治疗,之后给予大约18个月的较低强度的维持治疗方案。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也是老年ALL治疗的一部分,包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联合阿糖胞苷,大剂量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静脉输注或颅脑照射。对于少数有条件的患者,HSCT也是可以考虑的。
临床上,一方面,老年ALL细胞对化疗反应不敏感,需要强化治疗;另一方面,患者全身情况较差,绝大多数不能耐受普通成人的足量化疗,因此对老年ALL的治疗十分棘手。需要注意的是:①诱导化疗方案不宜过强,通常由3种药物组成为宜;药物剂量不宜太大,一般以普通成人剂量的1/2~2/3为宜;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每周2次,而不是每天1次。②强调治疗个体化,即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重要脏器功能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差异,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尽可能接受最大耐受量的强化治疗。③重视支持治疗和对并发症的防治。另外,应重视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如Ph染色体阳性者可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