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白血病仍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主。老年AML是AML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AML的50%以上;老年ALL约占成人ALL的16%~30%。由于老年AML多存在预后不良的因素、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等原因,造成老年AML疗效较差。传统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一般在50%左右,3年、5年的生存率很少能超过20%。老年ALL患者的预后同样很差,而且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病例的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可达50%)。这一方面决定了老年ALL的预后很差;另一方面,由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治疗相关死亡,改善了近期预后。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年龄界限不尽统一,多数学者主张以60岁为界划分老年急性白血病。两种主要类型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年龄构成情况差异悬殊。AML是以成人患者为主的疾病,我国1986年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AML发病率为1.62/10万。AML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位年龄在65~70岁左右;30岁以下人群AML发病率不到1/100000,60岁时发病率为5/100000,至80岁时可超过20/100000。因此,老年AML是AML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AML的50%以上。
老年ALL的常用化疗方案与年轻患者基本相同,但疗效较差,CR率仅35%~58%,早期死亡率12%~50%,耐药率可达30%。生存期一般短于6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DFS)不到25%。尽管免疫分型特点、高Ph阳性率、高P170/MDR1表达均为预后不良因素,年龄仍是最主要的不良预后因素。Hussein等用L‐19M方案(长春新碱‐VCR、强的松‐Pred、阿霉素‐Adr、氨甲蝶呤‐MTX、环磷酰胺‐CTX等)治疗成人ALL,>50岁的患者CR率为35%,中位CR期8.6个月,生存期为1个月,治疗相关死亡率达50%;而对照组≤50岁的患者CR率为79%,中位CR期22.9个月,生存期为17.7个月。Delannoy等用长春新碱、强的松、阿霉素、门冬酰胺酶方案治疗60岁以上的ALL患者,CR率44%,早期死亡率29.4%。Ferrari等比较了VP(长春新碱、强的松)和VDLP(长春新碱、强的松、柔红霉素‐DNR、门冬酰胺酶)方案治疗老年ALL的疗效,显示VDLP方案比VP方案的CR率高(77%:53%)、复发率低(50%:74%),但总生存期相对较短(4:1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