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infan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婴儿白血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遗传学常伴有累及染色体11q23的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基因的平衡染色体易位(balanced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总体上,MLL重排(MLL rearrangement)仅占儿童ALL的5%,却占婴儿ALL的70%~80%。对于儿童AML,MLL重排相对多见,约占15%~20%,而在婴儿AML中阳性率可达50%。MLL重排是由MLL基因的N-末端与伙伴基因(partner gene)的C-末端融合而成,目前已经发现79个MLL基因的伙伴基因。婴儿ALL中,AF4(49%)、ENL(22%)、AF9(17%)和AF10(5%)4种伙伴基因最为常见,占所有阳性病例的93%。而在婴儿AML中,AF9(22%)、AF10(27%)和ELL(17%)3种伙伴基因最为常见,占所有阳性病例的66%。通常认为,MLL重排的获得发生在胎儿时期的造血前体细胞,一旦获得足以进展为白血病。
MLL重排对于婴儿ALL和AML的临床意义并不相同。对于婴儿ALL,MLL重排阳性病例的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多为CD10阴性的B系前体细胞(pro-B ALL,早前B)且共表达髓系抗原,说明这些白血病细胞来源于非常早期的未成熟淋系前体细胞。且具有MLL重排阳性的婴儿ALL的预后较差。研究显示,MLL重排阳性的婴儿ALL病人的3~6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仅5%~28%,而无MLL重排组的EFS可达46%~95.5%。但目前尚无研究显示,与MLL基因发生融合的伙伴基因的类型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对于婴儿ALL,除MLL重排以外,还有一些其他与预后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①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大年龄儿童ALL一样,起病时白细胞计数越高,预后越差。既往研究中,由于白细胞计数划分标准不同,而无法得出统一结论。而且,白细胞数值的预后价值常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被其他因素所抵消。但是,全球最大的婴儿ALL多中心(Interfant-99治疗方案)研究显示,白细胞≥300×109/L是婴儿ALL的独立预后因子。②泼尼松诱导试验结果:在目前规模最大的关于婴儿ALL的多中心随机对照Interfant-99研究中[由22个国家(17个研究组]共同参与),泼尼松治疗反应好者(prednisone-good responders)4年EFS可达56.4%,而泼尼松治疗反应差(prednisone-poor responders)者仅29.8%。根据婴儿ALL发生泼尼松治疗反应差较大年龄儿童更为常见,有推测,婴儿ALL疗效差与其白血病细胞更耐药有关。事实上,体外研究确实发现,MLL重排的婴儿ALL细胞对糖皮质激素和门冬酰胺酶耐药性很高。相反,在婴儿AML的研究中,未能证实MLL重排的AML细胞更耐药的特征。
标准的ALL化疗方案对婴儿ALL的疗效较差,目前婴儿ALL的化疗方案均采用了ALL和ANLL方案的联合强化疗,尤其是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疗对于患儿的长期生存有利。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婴儿ALL尚存争议,儿科癌症研究组(POG)/CCG/Interfant-99的研究结果均提示HSCT治疗婴儿ALL的长期生存率未较单独化疗有明显优势,故不推荐HSCT作为常规治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