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缺乏症
正常红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葡萄糖无氧酵解途径提供ATP,以及磷酸己糖旁路生成的还原型辅酶Ⅱ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reduced phosphate,NADPH)提供还原剂,这两个代谢途径由许多种类的酶促反应构成,任何原因引起ATP或NADPH等物质生成障碍的红细胞酶缺乏,都可以影响红细胞正常代谢,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临床上,偶尔有获得性红细胞酶缺乏,如在血液肿瘤中可见丙酮酸激酶缺乏。但是,一般所述的红细胞酶缺乏症或红细胞酶病 (erythrocyte enzymopathy)是指遗传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疾病。
红细胞γ‐GCS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缺乏症只有数例报告。纯合子表现为CNSHA、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其他的表现有进行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氨基酸尿等。目前认为本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γ-GCS缺陷罕见仅报告3例。
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的功能是保证GSH的生成。GSH对维持红细胞巯基和红细胞膜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是由红细胞氨基酸代谢中的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所合成,其中有两种酶参与谷胱甘肽代谢并与NADPH偶联 。第一步由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半胱氨酸+ATP→γ-谷氨酰半胱氨酸+ADP+Pi;第二步由谷胱甘肽合成酶催化:γ-谷氨酰半胱氨酸+甘氨酸+ATP→GSH+ADP+Pi。
在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中,有五种酶缺乏可以发生溶血,分别是谷胱甘肽还原酶 (glutathione reductase,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谷胱甘肽合成酶 (glutathione synthetase,GSHsyn)、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γ-GC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