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水杨酸盐类中毒
水杨酸盐类中毒
病因学

临床常用的水杨酸盐类(salicylates)药物有阿司匹林(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水杨酸钠合剂、水杨酸甲酯(冬绿油)以及其他含有水杨酸盐类的酊剂、软膏等。水杨酸盐类药物中毒多为一次用量过大或长期大量应用所致,在婴儿时期更易发生误服过量的意外事故。外用水杨酸油膏或粉类于皮肤大面积破损处,可经皮肤吸收中毒。在有脱水,肝、肾功能不全,低凝血酶原血症的患儿更易发生严重毒性反应。水杨酸盐类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孕妇服用过量,常致胎儿或新生儿中毒。小儿摄入阿司匹林或水杨酸钠等治疗量的2~4倍可以出现中毒症状。阿司匹林的最小致死量约为 0.3~0.4g/kg,水杨酸钠的最小致死量约为0.15g/kg。

病理生理

口服水杨酸盐类药物后,很快由胃及小肠上部吸收。2小时后,血浆内浓度达到高峰。水杨酸盐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正常者服后几分钟即可见于尿中,24小时约可排出中毒量的一半;如尿为碱性(pH7.5以上),则排泄加快3倍,6小时血中水杨酸盐即可下降1/2。

中毒后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浓度的水杨酸盐刺激呼吸中枢,发生过度通气,大量CO2在呼气中排出,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多见于5岁以上患儿。②由于呼吸性碱中毒的存在,发生肾脏代偿,结果使钾、钠随尿大量排出;同时由于呕吐、失水、失钠以及水杨酸盐对脱氢酶和氨基转移酶的抑制,阻断三羧酸循环,使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终致血酮等上升,形成代谢性酸中毒。特别在婴儿时期,第二阶段的病理生理过程发展甚快,使酸中毒成为主要表现。③中毒剂量的水杨酸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可使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导致循环衰竭。④水杨酸盐能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阿司匹林还影响血小板功能,发生出血倾向。阿司匹林为弱酸性物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长期内服可诱发胃肠道溃疡病和慢性出血;还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引起贫血,甚至发生全血减少。⑤水杨酸盐中毒可引起肾脏损害,重症可以发生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衰竭。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乳头、肾小管坏死,肾变性及萎缩等改变。⑥阿司匹林可引起肝炎、肝衰竭、脑病及过敏反应等。在急性中毒时,其病理生理变化则以①②两项为主。

临床表现及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1.三氯化铁定性试验

将洗胃液或尿液放在试管内煮沸,冷却后加酸,然后加入数滴5%~10%三氯化铁溶液,出现紫色转为紫红色,证明有水杨酸盐存在。

2.检测血中水杨酸盐水平

在服水杨酸盐30分钟后,即可测定其存在;至6小时可达高峰。其中毒标准:轻度中毒为45~70mg/dl;中度中毒为70~100mg/dl,重度中毒为100~130mg/dl以上。

3.血液生化检查

可见CO2结合力大为降低,CO2分压及pH降低,血糖下降(可有一过性上升)。治疗过程中,必须监控血pH、血糖、电解质尤其是血钾、肾功能、凝血酶原等,慢性水杨酸中毒应注意肝功能、胆红素水平及凝血酶原是否异常。

治疗原则

1.迅速排除毒物。

2.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需分析患儿可能存在的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即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各自存在的程度,年长儿以前者为主,婴幼儿则以后者为主,治疗方法如下:

(1)口服中毒早期立即催吐,并进行洗胃。置入胃管后,先吸取胃内容物供化验用(亦可用呕吐物化验),然后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同时配制类似于细胞外液成分的溶液作洗胃液(此液以生理盐水800ml,5%碳酸氢钠溶液50ml和5%葡萄糖溶液150ml配成1000ml;其中Na+150mmol/ L,Cl120mmol/L,HCO330mmol/L)反复清洗胃内容物。然后酌服泻剂,并作高位洗肠。若在摄入水杨酸盐12小时以内,多次给予活性炭有益。首剂1g/kg加于山梨醇(泻剂)中,继以0.5g/kg加于水中成混悬液,每2~4小时一次,不加泻剂,直至排出活性炭粪便为止。因1g活性炭可吸附550mg水杨酸,水杨酸盐中毒者由于在食物中混有药片以及幽门痉挛、药物凝块等而延迟吸收。此法可缩短水杨酸盐的半衰期。但现在也有研究认为,即使在服药后1小时内给予活性炭也无助于改善预后、减轻毒性和改变疾病过程。水杨酸中毒早期即可有脱水,需及时静脉补液。

(2)对中毒症状明显的病例,洗胃后,若有条件,先取血液测定水杨酸盐浓度,并查血气及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酌情补液,定期复查以调整治疗方案。有休克者,积极用等张晶体液或血浆扩容,酌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排尿后,液体中应加入钾盐。给含糖液以避免低血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使患儿有足够尿量以利水杨酸盐尽快排出。并注意控制血pH在7.5左右及液体出入量相对平衡。补液量不要太多,以免加重肺水肿及脑水肿。

(3)对严重酸中毒患儿,当血pH低于7.15时,可静脉注射碱性液。对多数以呼吸性碱中毒为主的患儿,无须采取特殊措施治疗,也无须积极纠正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注意及时补充钾盐;若出现手足搐搦,可静脉缓慢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

水杨酸几乎均由尿液排出,碱性尿时排泄速度增快3倍,故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尿pH,保持尿为碱性。

(4)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水杨酸盐中毒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况应血液透析:①急性中毒患儿血清水杨酸盐浓度>100mg/dl,慢性中毒大于50mg/dl;②神志改变,可除外合并其他毒物中毒的气管插管患儿;③肾或肝衰竭;④肺水肿;⑤严重酸碱平衡失常;⑥血清水杨酸盐浓度迅速增加;⑦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

(5)出血时用维生素K和止血剂,并输新鲜血浆或浓缩红细胞。有过敏症状时,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喉头水肿时,应用肾上腺素,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勿用吗啡类药物,慎用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因可加重水杨酸盐类对中枢的阻抑作用。

预防

严格掌握本类药物应用的适应证和正确剂量,切勿滥用;家庭中有此类药品,须妥为收藏,防止小儿误服。

作者
钱素云;臧晏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全两册,第9版,978-7-117-32904-0,2022.04
上一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中毒 下一篇:吡唑酮类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